這一夜唐瑜斷斷續續做了一夜的夢。

都是關於原身的一些過去。

原身唐玉是浙省杭市人,父親唐仙樹是傢俱廠的技術工,母親是家庭主婦,沒有工作。她家的條件一般,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她的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唐學軍,今年22歲,初中畢業就跟父親進了傢俱廠當學徒,做了五年學徒,才轉正成正式員工。前年結婚了,今年兒子也一歲了,自然是輪不到他去下鄉。

二哥唐學慶,今年18歲,本應去年就下鄉的他,家裡硬湊了幾百元錢,給買了一個掃大街的臨時工工作。有了工作,也就不需要下鄉了。

今年,下鄉潮異常熱烈,學校為了響應號召,把三年制的高中課程,改成了兩年制。讓高二的學生提前畢業。

這一年相當於有兩個年級同時畢業,畢業的學生,如果沒有工作的,除了獨生子女的,都要下鄉。

原身唐玉家三個孩子,自然不滿足獨生子女的條件,要想留在城裡,只有工作這一條路。

但是她家去年為了她二哥能留城,剛湊錢給買了工作,已經再拿不出錢給唐玉買了。

而且今年突然的學制改革,找工作的人翻了一倍,工作崗位競爭異常激烈。

去年他哥這樣的臨時工崗位是385元,今年直接漲到了580元。本來的行情價是兩年的崗位工資,現在直接變成了三年的崗位工資。

而且這個年代賣工作的人也少,就算是真的有工作多出來,誰家還沒有個親戚朋友,基本都是自家人解決的。

唐學慶的工作就是他們家一個親戚年紀大了,掃不動了,家裡小輩年紀又還小,才拿出來賣的。

就算是有親戚關係在,唐家也是給足了行情價才買來的。那臨時工工資一個月16元,兩年的工資是384元,唐家給了385元。

今年賣工作的那家人,也是後悔了。一個是因為今年行情翻了太多,感覺虧了。還有就是被今年的架勢嚇到了,一下子下鄉的人的比往年翻了一倍,到處都是要下鄉的人。

他家的小輩說是年紀還小,但也初中快畢業了。開始是看不上這個只有16元一個月的掃大街的臨時工,但看到今年找工作的人這麼多,競爭這麼大,又覺得這個臨時工也挺好的了。

再一想到接下去高中只有兩年,瞬間危機感拉滿。

還曾跑唐家鬧,想要拿回工作。唐家又不是不知道今年的工作行情,哪裡肯還回去,唐學慶都工作一年了。

而且唐家也不是個會吃虧的主。

唐母拿出練習多年的罵街技能,把那家人罵得狗血淋頭。唐母是那種沒有牽扯到自家利益時,見人都笑呵呵的人,但一旦涉及到自家利益,立馬能拉下臉,無理都能攪三分的人,更何況這次本就是那家人出爾反爾在先,唐母自然是毫無負擔的罵了回去。

那家人自此不敢再上門,當然兩家本就稀薄的親戚情分也就結束了。

但唐母豪不心虛,這件事她是理直氣壯。這工作本就是去年按行情價買來的,哪有漲價了後悔了跑來要回去的道理。到哪裡說,都是她有理。

唐玉找不到工作,也沒錢買工作,就只能選擇下鄉。而且今年的下鄉政策也有變化,目前政策是多子女家庭至少要有一個下鄉。

這個時代,下鄉是每個城市戶口的家庭的一個難題,總是需要一個人去的。

在唐瑜看來,唐父唐母是有些重男輕女的。如果需要在她和她兩個哥哥之間做選擇,她的父母肯定無條件的選擇她的兩位哥哥。

比如這次下鄉,女孩子下鄉肯定比男孩子下鄉要吃虧。但是,她的父母從來沒想過讓唐學慶去下鄉。

又比如在家裡食物不夠的時候,會把剩餘的食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