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大夫後,柳氏和陳氏、覃氏、田氏四人相互撫慰著彼此為對方擔憂的心情,生怕對方會因此事心生嫌隙,那可就糟糕了。

於是,她們都竭盡全力地安撫著對方,雷曉曉眼見著這兩方的安撫似乎要沒完沒了地繼續下去,趕忙如那及時雨般站出來,笑著調停了這場眼看著就要陷入無休止的安撫行為。

之後,陳氏見柳氏略顯疲憊,便帶著覃氏一行人告辭離去。

雷曉曉想要留下來照顧柳氏,然而柳氏卻以自己習慣王嬤嬤照顧為由,堅決不要雷曉曉照顧,王嬤嬤也跟著勸雷曉曉,最後才將雷曉曉也打發走了。

接下來的三兩日,柳氏只在村裡悠然地走走看看。

柳氏身為大家閨秀,自幼便在那如金絲雀籠般的閨閣中被人悉心呵護著,從未見過春耕的景象。覃氏見她對這些一無所知,便如那耐心的老師般,帶著柳氏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著地裡忙碌的人們,猶如那經驗豐富的老農,給柳氏詳細地講解著哪個時節該種什麼東西,播種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及何時才能成熟等等。

雷曉曉也時常帶著村裡的小姐妹們,如那歡樂的小鳥般,圍繞在柳氏身邊,逗她開心。雷曉曉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已然摸清了柳氏的喜好和笑點,因此每次都能如那逗趣的小丑般,逗得柳氏開懷大笑。

王嬤嬤看著柳氏的氣色如那初升的太陽般,一日比一日燦爛,傷口也如那癒合的傷口般,逐漸痊癒,對雷曉曉和雷家人越發恭敬起來。

柳氏和雷曉曉在桂花村共度了五日美好的時光,才如那依依不捨的遊子般,啟程返回播州縣。

之後,覃氏和田氏又陪著柳氏今日去戲樓聽曲,休息一兩日後,再去寺廟上香,又休息一兩日,再去野外郊遊。

這行程安排得恰到好處,既不緊張,也不鬆弛,完全是根據柳氏的身體狀況量身定製的。因此,柳氏全程遊玩下來,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樣,適應得非常良好,玩得也十分盡興。

而雷曉曉在桂花村時,不陪柳氏的時候,不是去後山採擷那如小傘般的蘑菇,就是挖掘那鮮嫩欲滴的野菜,亦或是掰取那脆生生的竹筍,偶爾也會和姐妹們談天說地。

其中,有兩位堂妹已然定親,雷曉曉提前給兩人送上賀禮,並表示自己在她們成親之日無法到場,自己提前祝賀她們新婚快樂。

兩位堂妹自然是通情達理,表示理解並將禮物收下。

而回到縣城後,雷曉曉先是與雷晨曦去將自己心心念唸的美食,逐一品嚐個遍,再去探望縣城裡結交的小姐妹們。

待諸事忙完,雷曉曉就整日待在家中,陪伴家人左右。

等啟程的時刻來臨,縱使雷曉曉有萬般不捨,也明白是時候出發了。

柳氏雖也有些難捨,但相較於即將與兒子團聚的喜悅,這點不捨也就微不足道了。

雷家人一同將人送至城外,好一番難捨難分的惜別後才歸家。

柳氏在雷家的這些日子,整日笑逐顏開,心情愉悅,身體自然也越發康健了些許。

因此,當雷曉曉一行人不緊不慢地抵達武陵縣時,柳氏便朝著雷曉曉說道:“曉曉,你快遣人去瞧瞧今日是否有開往北邊的船隻,若是有,我們即刻就出發吧!”

雷曉曉朝著王嬤嬤詢問道:“嬤嬤,母親常備的藥可都備齊了?”

王嬤嬤滿臉笑容地應道:“少夫人,夫人常備的藥都已備齊,數量充足,足以即刻啟程。”

雷曉曉聽聞此言,這才放心地笑了起來,說道:“既是如此,那我便派人去碼頭打探一番。”

言罷,雷曉曉向著柳氏深施一禮,而後轉身離去,安排人手前往碼頭打探訊息。無巧不成書,今日恰逢崔家商船啟程,此刻正在裝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