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戰爭是金融穩定的前提

“為何要遣使去見諸葛孔明?”

司馬懿說道:“吳軍攻佔益州,孔明勢必會派兵回援,這個時候若是能透過談判,使孔明全部撤兵,我們不費一兵一卒拿回關中,豈不是更好?”

曹叡道:“仲達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些。”

“孔明想要關中,但不可能放棄益州,告訴他,只要他能撤出關中,我大魏立刻發兵東南,逼迫吳國撤兵。”

“那豈不是保了益州?”

“非也!我大魏發兵東南,而吳軍卻已經深入益州,吳軍與蜀軍一場惡戰已經在所難免,屆時我軍趁機奪下漢中,漢中一道手,益州北面屏障盡失,益州又在吳軍的攻伐下,元氣大傷,取益州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曹叡沉思片刻,笑道:“哈哈哈!有道理!仲達不愧大魏良臣也!”

陳群卻說道:“陛下,那白帝城乃兵家險要之地,吳軍未必能克!”

“誒,此一時彼一時,吳軍未必要奪下白帝城。”高堂隆道,“繞開白帝城,直入江州又如何,眼下益州空虛,可大軍深入也!”

古代所謂的不能繞開城池,是因為繞開後,容易被敵軍前後夾擊,或者孤軍深入是大忌。

但兵法是兵法,現實是現實。

水無常勢,兵無常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等陳群再說什麼,曹叡道:“誰願意去見孔明?”

劉放立刻出列道:“陛下,臣願意前往。”

這一次曹叡卻沒有答應劉放,而是看了看高堂隆。

高堂隆立刻意會到皇帝的意思,說道:“臣願意前往!”

“準!”

十一月二十七日,白帝城之戰已經過去五日,吳軍回到西陵,在西陵休整後,便順江而下。

十一月二十九日,南郡太守諸葛瑾面色凝重地看著白帝城的戰報。

看完之後,問秦晃:“你是說,衛將軍是被蜀軍的長槍刺死的?”

“是的。”

諸葛瑾重複了一遍:“我軍在夔門,蜀軍從白帝山發射帶有火焰的長槍,刺死了衛將軍?”

“是的。”

“你覺得我會相信嗎?”

諸葛瑾的臉色非常差。

吳國這一次西進,他是一萬個不同意的,在給孫權的奏疏裡,他明確表達了自己對三國局勢的分析。

他認為西進益州,不但會破壞三國平衡,還會給曹魏可乘之機。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才發兵不到一個月,大吳名將全琮竟然死在了夔門。

而且給回來的戰報,死得如此不可思議。

“末將不敢欺騙諸葛公,這些當時船上諸將都看在眼裡。”

諸葛瑾來回走動起來,他皺著眉頭,他不是懷疑秦晃,而是覺得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你立刻去武昌見大都督,如實稟報,全子璜的後事,朝廷會有主張。”

“喏。”

秦晃起身準備離開,但又猶豫了一下,有些迷茫地說道:“我們此次攻打益州,是陛下之意嗎?”

諸葛瑾卻說道:“這件事建康諸公都贊同,伱不要多想。

“末將告辭。”

諸葛瑾嘆了口氣,全琮死了,恐怕接下來整個局勢要引起新一輪的巨大變化。

他立刻提筆給自己的兒子諸葛融寫了一封信。

當天下午,信就送到公安縣諸葛融手裡。

“什麼!全子璜陣亡!”諸葛融看到這一封信的時候,當場蹦了起來。

沒錯,他的確是蹦起來的。

“這怎麼可能!蜀軍這是什麼武器!”諸葛融震驚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