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清洗的前戲(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11章 大清洗的前戲
“馬御史這樣說,不怕引起那些人聯合起來反抗?”王祐道。
“難道他們聯合起來反抗,朝廷就要退讓?”馬顒繼續說道,“他們當朝廷是什麼!”
“陛下!絕對不能擅自修改稅政,否則將天下大亂!”
劉禪又為難起來。
討論度田就討論度田,怎麼還牽扯到稅政上了?
劉禪不滿地看了孟光一眼,都是這傢伙,盡給朕出難題。
“孟御史,你覺得呢?”
御史中丞孟獲出列,孟獲大大方方說道:“臣覺得沒問題!”
孟獲當然覺得沒問題,孟獲是南方少民,他在這裡又沒有什麼田。
“杜卿呢?”
“臣覺得不妥。”
最後,劉禪的目光落到了李衡的身上:“大將軍以為如何?”
劉禪此話一出,朝臣們立刻安靜下來。
如今大漢,丞相諸葛亮無疑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權者。
但李衡卻能贏得諸葛亮的絕對信任,出任大將軍,並且他先後功績赫赫,威望現在極高。
他的話,自然威信十足。
李衡說道:“剛才杜公所言極是,朝廷與地方只是存在著一些誤差,隱田和並田者只是少數,像鐔承、譙周這些都是十惡不赦之人,查處了多處良田,但更多人並非他們這樣。既然只是少部分人,這七成的稅也只是針對少部分人,諸位何必緊張?”
說完,他對劉禪說道:“臣覺得完全沒有問題。”
這下大殿上陷入一片死寂。
沒有人敢接李衡的話。
至少暫時沒有人。
要知道,譙周案是這位大將軍去年一手發起的,所有人當時都看到了這位大將軍當時是如何懟譙周那些人的。
之後把譙周送入獄,今年把譙周等人斬首、抄家。
再加上李衡的說辭是站在太常杜瓊的基礎上說的,有理有據,實在沒辦法反駁。
連劉禪一時間也沒辦法反駁。
他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大將軍都認可了,還有何爭議呢,所牽涉之事並不大,那就這麼辦,大司農提報一份賦稅奏疏到大將軍府,現在丞相在前線,朝中大小事務,交由大將軍決策便是。”
這還是外重內輕。
大將軍是外朝臣,按照規矩應該是過尚書檯,由劉禪決定。
但劉禪卻讓李衡來決定。
之前一直是跟諸葛亮這樣配合的。
但李衡剛上位,顯然在這種朝堂上,皇帝親口說出來,對他接下來執政更有幫助。
對君臣相互配合也更有幫助。
這下沒有人反對了,就算有些不服,也不敢說出來了。
李衡道:“臣領旨。”
“可還有其他事?”
“陛下,這是吳國國主孫權發來的國書,昨日傍晚剛抵達京師,送至鴻臚寺。”杜瓊將孫權的國書呈遞上來。
一提到孫權的國書,朝堂的氣氛又變了。
“孫權背信棄義!”
劉禪還沒有看,關統就說話了。
“江東鼠輩,不足與謀!”
劉禪看完孫權的國書,才說道:“是致歉的。”
隨即問杜瓊:“吳國使者呢?”
“已經安頓下來。”
劉禪說道:“好,讓大將軍見即可,朕就不見了。”
“喏。”
“沒什麼事就退朝吧。”
等退朝之後,王祐公然指著孟光的鼻子道:“七成的惡政……”
他話未說完,杜瓊咳嗽了兩聲,示意他大將軍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