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配套升級(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75章 配套升級
七月十五日,厚厚的雲層壓得很低,不多時,暴雨傾盆而下。
但李衡卻帶著人往城南方向趕。
“大將軍,我們先避避雨吧。”
李衡卻彷彿沒有聽到,他騎著馬,加快速度。
等到城南大漢江陵冶鐵商社的時候,身上已經淋溼了。
“大將軍,我去給您備一件衣衫。”一邊的姜斌嗣說道。
前面那些人見到大將軍來了,連忙紛紛過來行禮:“參見大將軍。”
“在何處?”
“大將軍這邊請。”薛良說道。
李衡快步走過長廊,帶著眾人走進冶鐵坊裡面。
“學生劉麟參見大將軍!”
“發現了多少?”
李衡脫下衣服,只剩下一件,他跟著薛良等人走到爐子附近。
穿越者總是有很多掣肘,尤其是穿越到這種生產力很受限的時代。
不過李衡對橐做了最佳化,他讓薛良做了木箱式的鼓風箱。
“很多,目前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像山一樣埋在地下,已經挖了三十萬斤,不見底。”劉麟說道,“我們運輸了一批進城。”
至於鼓風機,在東漢初年,已經開始水排冶鐵,利用水力來驅動鼓風,增加爐內溫度。
為什麼鋼鐵產量直到宋朝,才爆發?
就是因為宋朝開始大規模用煤炭冶鐵。
這個比例是一比七,對木材的數量要求是非常高的,更別說再用生鐵鍛造成熟鐵。
木箱式的鼓風箱出現在宋代,也是宋代鋼鐵產量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構造就是用水車發力,推動牛皮,向爐內送風。
至於活塞式的鼓風箱,李衡這個半吊子,一知半解,一時間也搗鼓不出來。
“不僅僅是溫度增高的問題!”李衡來回走動,他非常激動。
用木柴也可以冶鐵,但冶煉一百萬斤生鐵,要七百萬斤木材。
在冶鐵坊內,有兩座豎爐,這裡的溫度很高。
其實煤炭冶鐵西漢就開始了,但應用得極少,因為沒有大規模去開採煤炭。
發明者就是南陽太守杜詩。
“大將軍,這邊請。”薛良知道李衡最在意的是現在的實用。
說話的是一個年輕人,約莫二十出頭,面板黝黑,穿著一身粗布麻衣,但語氣平穩,舉止得體。
“現在已經全部換成煤炭,溫度比過去要高很多。”薛良指著下面說道,“也改進了橐(tuo,鼓風機)。”
真正大規模應用要到宋朝,所以宋朝鋼鐵產量比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還要多。
而在這個時代,木材的砍伐、運輸,成本都非常高。
煤炭蘊含的熱量更多,燃燒時間長,儲存也方便。
“是的,郎君。”薛良也激動起來,“目前南郡很多農戶是好幾戶共用一件農具,按照現在我們測試的冶鐵來推算,今年我們就可以實現每一戶農戶都有自己的農具,尤其是曲轅犁,甚至可以在整個南郡和襄陽郡普及下去。”
李衡道:“還有民間使用的各種鐵器,秤砣、家用刀具這些,另外,建築所用的工具可以快速到百姓手裡。”
他從地上拿起一塊煤炭,他激動得手都有點顫抖起來。
接下來,就讓江陵和襄陽的鋼鐵,放肆地鍛造吧!
他要讓更多士兵能夠披上鐵甲!
而且金屬貨幣的鑄造速度也可以提上來了。
“郎君,還有一件事。”薛良道。
“還有什麼事?”
“您之前吩咐的水泥,現在也能燒了,我已經用煤炭試過,水泥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