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才明白明教和各大派的恩怨

周芷若疾步奔來,神色急切,聲音清脆而響亮地高聲問道:“小師叔,您給講講,咱們漢人為何要這般自相殘殺,齊心協力對抗蒙古人豈不是更好?”

“聽我跟你們細細道來。”王一帆目光深邃,緩緩說道,“只要有人群之處,必然存在利益糾葛。有了利益紛爭,便會衍生出千般萬般難以理清的矛盾。待某一方感覺自身利益危如累卵之際,爭鬥乃至戰爭必將一觸即發。”

周芷若微微蹙起眉頭,眼中滿是憂慮,輕聲說道:“戰爭會令無數人喪生的,芷若實不喜歡。”

“哈哈……”武當派眾人皆放聲大笑。笑聲在山谷中迴盪,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芷若呀,有些事並非你不喜就不會發生。咱們漢人與蒙古人遲早會有一場生死鏖戰。我曾閱過一本書,書中言明:戰爭乃政治透過別樣手段之延續,政治決定戰爭走向,戰爭亦會反作用於政治。”王一帆耐心地解釋著,神色凝重。

周芷若一臉迷茫,嘟著嘴說道:“額……師叔,您所講這些,字字我皆識得,可拼湊一處我便一頭霧水了。我只知曉老百姓是最為悲慘的。”

“芷若妹妹,只要將蒙古人驅逐,老百姓的日子定會好起來的。師叔,您說可是?”一旁的宋青書也湊過來,一臉認真地問道。

“現今老百姓的日子每況愈下,緣由有四。”王一帆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其一乃政治壓迫:元朝大施民族壓迫與歧視之策,將百姓劃分四等,咱們漢人和南人處於社會底層,於政治方面飽受諸多掣肘,難以躋身高位,更是毫無政治發言權。咱們漢人有才華、有抱負,卻無處施展,只能被蒙古人壓制著,這公平嗎?”王一帆的心中湧起一股不平之氣。

周芷若和宋青書聽著,臉上也露出了憤憤不平的神色。

“其二是經濟剝削:賦稅沉重異常,除常規田賦、戶稅等,又增添眾多雜稅,甚至預收多年賦稅,百姓苦不堪言。官員腐敗至極,他們巧立名目,中飽私囊,比如於徵收賦稅時肆意加價、剋扣百姓應得之物等等,進一步加重百姓負擔。地主豪強肆意兼併土地,致使眾多農民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淪為佃農,還得承受地主高額地租,生活水深火熱。那些貪官汙吏,只知自己享樂,哪管百姓死活!”王一帆越說越激動,拳頭不自覺地握緊。

周芷若咬著嘴唇,眼中閃爍著淚花,彷彿看到了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

“其三為自然災害:水旱災禍頻繁降臨,如同黃河屢屢氾濫,淹沒大量農田和村莊,導致糧食大幅減產乃至顆粒無收,無數百姓背井離鄉,還引發饑荒和瘟疫等一系列次生災難,造成大量人口亡故。天災無情,可朝廷又做了什麼?他們根本不顧百姓的死活!”王一帆的聲音有些顫抖,心中充滿了對百姓的同情。

宋青書握緊了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這些蒙古人,真是可惡至極!”

“其四是社會動盪:各地起義軍此起彼伏,與元朝軍隊戰事不斷。百姓不僅要直面戰火威脅,生命財產毫無保障,還被迫為軍隊供給物資和勞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戰亂致使社會秩序崩壞,盜賊猖獗橫行,百姓的生存環境惡劣至極,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被嚴重破壞。”王一帆長嘆了一口氣,“故而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何朝何代,老百姓永遠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莫聲谷打斷三人喝道:“行了,你們三個皆是青春年少,怎淨談論這些沉重話題!”

“喲!七師哥,您倒跟我說道說道,我們該談論些啥?”王一帆笑著問道。

“自然是談情說愛啦!我如你們這般年歲時,那可是花叢中的翹楚!呵呵!年輕人不談這個,談什麼家國大事,尤其是你悟帆。清明師叔那般灑脫之人,怎就教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