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張翠山一家三口回山,遲來的統子(第1/3頁)
章節報錯
流年似水,逝者如斯矣。天地悠悠,光陰飛馳,世事無常難以預計。
道生萬物無常,春秋更替匆忙。且守內心清靜,任它歲月滄桑。
“咚!”只見清明老道猛地挑起眉毛,圓睜雙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一旁的書,朝著王一帆的頭狠狠砸了下去。王一帆“哎呀”痛叫一聲,雙手如閃電般迅速捂住腦袋,眉頭緊緊皺起,眼睛瞪得像銅鈴,佯裝惱怒地衝老道喊道:“哎喲喂,我的親師祖爺喲!您怎麼又打我頭。都跟您說過多少遍了,小孩子的頭不能打,會變笨的!我要是變笨了,以後可沒人陪您鬥嘴解悶啦!您這可真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啦!”說完嘴巴高高嘟起,能掛個油瓶兒,一臉的不滿,氣鼓鼓地 o( ̄ヘ ̄o#)
老道則是眯著眼,嘴角咧到了耳根,笑嘻嘻地走到王一帆坐的太師椅旁緩緩躺下,悠然自得地搖了起來。一邊不緊不慢地扇著羽扇,一邊搖頭晃腦,眼神透著幾分自得地說道:“老道我也跟你說了好多遍,小孩兒別那麼暮氣沉沉的。你瞧瞧我這樣子多好啊!正如《道德經》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且‘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咱們修道之人也該有此心境。又如‘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哈哈……”
王一帆翻了個大白眼,無奈地深深嘆口氣,臉上寫滿了鬱悶,嘟囔著:“哼,您倒是逍遙自在,我這一天天的,無聊得都能數清楚身上有幾根汗毛啦!您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飽漢不知餓漢飢’。知道啦!臭老頭!‘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您呀,就該多學學這守靜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看您還得好好參悟。別整天就知道拿書敲我的腦袋!”
“哈哈……咳咳!”老道仰頭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接著又咳嗽幾聲,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手指著王一帆說道:“你這混小子,沒大沒小的。就你能說,小心哪天把舌頭給累折咯!你這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啥都不怕’。”
王一帆雙手抱在胸前,挑挑眉,嘴角上揚,一臉壞笑地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子喻心扉靜,不問他人稱。心境若能無為無求,又何必在乎他人如何稱呼您呢?就像‘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老頭子,您的心不靜啦!嘻嘻……‘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您可別小瞧我這反駁。說不定哪天我就超過您,成為這道觀的老大啦!那時候您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我也不怕!”眼睛裡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好小子,不錯不錯,三年了終於能回嘴了。”老道捋了捋鬍鬚,眼中透著幾分讚許,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不過啊,想超過我,你還嫩著呢!你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其實我早就能夠回懟您老了,只不過小子怕您心境修為不夠,被氣著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我這是讓著您吶!”王一帆調皮地眨眨眼,腦袋一揚,一臉的得意,“說不定啊,是您偷偷看我的書,才學了這麼幾句來顯擺!您這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我可都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一老一小相視而笑。
突然,一道身影從遠處急駛而來,原來是張三丰最小的弟子莫聲谷。
“師叔快隨我去大殿,五哥回來了!”
清明老道大吃一驚??o?;?“什麼翠山回來了,回來就好,聲谷你慌慌張張的幹什麼?”
莫聲谷深呼吸幾次,平復一下翻騰的氣血。對著清明老道“不止五哥,還有一個五嫂和一個侄兒。因為五哥他們最後是和金毛獅王謝遜一起消失的,所以現在其餘六大派都派人來到武當山。逼問五哥他們說出謝遜的下落,二師兄讓我來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