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和與夫人的長談之後,李尚書緊皺的眉頭依舊沒有舒展開來。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心中不斷權衡著各種利弊。最終,他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李尚書坐在書桌前,提起筆給同窗好友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信中詳細地講述了小舅子王二狗貪汙之事,以及左丞相藉此威逼的情況,表明自己如今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急需一筆錢財來填補這個巨大的窟窿。

寫完信,李尚書喚來親信,讓他務必儘快將信送到同窗好友手中。親信接了信,一刻也不敢耽擱,快馬加鞭地朝著同窗好友的府邸奔去。

而此時的李尚書,在書房中也是坐立不安。他回想起與同窗好友曾經一起求學的時光,那時候他們意氣風發,心懷壯志,立志要為國家和百姓做一番大事業。他們一起寒窗苦讀,一起探討學問,彼此之間的情誼深厚而純粹。

然而,如今自己卻要因為這樣一件棘手的事情向好友開口借錢,李尚書的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好友是否願意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也不知道這筆錢會不會給好友帶來什麼麻煩。

時間在李尚書的焦慮等待中緩緩流逝。終於,在第三天的傍晚,同窗好友親自來到了李尚書的府邸。

一見面,同窗好友便緊緊握住李尚書的手說道:“兄臺,你的信我收到了。得知你遇到如此難題,我怎能坐視不管。”

李尚書感動不已,眼中泛起淚花:“賢弟,此次真是給你添麻煩了。若不是走投無路,我也不會......”

同窗好友打斷他的話說道:“兄臺莫要如此說,你我之間何須客氣。只是這錢財之事,我雖願意相助,但也需從長計議。”

兩人來到書房,同窗好友接著說道:“我可以拿出一部分錢財借給你,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此事還需謹慎處理,不能讓左丞相察覺到我們的動作。”

李尚書點頭稱是:“賢弟所言極是。我已想好了對策,先將這筆錢補上一部分,再慢慢想辦法應對左丞相。”

同窗好友沉思片刻說道:“也罷,事不宜遲,我這就回去準備錢財。兄臺,你也要多加小心。”

李尚書感激涕零:“賢弟大恩,我無以為報。待此事過後,定當加倍奉還。”

同窗好友擺擺手,轉身離去。李尚書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儘快解決此事,不辜負好友的信任和幫助。

所幸李尚書做人還可以,七拼八湊把窟窿補了個七七八八。這段時間,李尚書可謂是使盡了渾身解數,四處奔走,拉下臉面向各方求助。

為了籌集這筆填補窟窿的錢,李尚書先是找了平日裡關係較為密切的幾位官員。他親自登門拜訪,言辭誠懇地向他們說明情況,請求援助。那些官員念及李尚書平日的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也都願意伸出援手,或多或少地拿出了一些錢財。

接著,李尚書又拜訪了一些曾經有過交情的富商。他在那些富商的宅邸中,詳細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承諾一旦度過此次難關,定會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便利和支援。雖然有些富商心存顧慮,但在李尚書的再三保證下,還是拿出了一部分資金。

就連李尚書的一些遠房親戚,在得知他的困境後,也紛紛解囊相助。雖然他們的力量有限,但每一筆錢都飽含著對李尚書的信任和支援。

經過多日的奔波和努力,李尚書終於湊齊了大部分的款項,將那個巨大的窟窿補了個七七八八。

李尚書深知,這些錢都是大家對他的信任和幫助,心中充滿了感激。他在家中設宴,邀請了所有給予他幫助的官僚和親友。

宴席上,李尚書親自舉杯,向在座的每一位千恩萬謝。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諸位的大恩大德,李某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