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慈幼院一期建設(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完宴席之事後,賈母微微坐直身子看向下面幾人,又問起了慈幼院的事情。
賈母先抬眼看向賈璉,賈璉見狀趕忙起身,恭敬地走到賈母跟前,雙手呈上一沓厚厚的名單。
賈璉微微躬身說道:
“回老祖宗的話,建設慈幼堂所需要用到的各類材料商人及各處工人,孫兒皆已安排妥當。
不論是搭建房屋所需的木料、砌牆用的石料等這類建築材料的供應,還是手藝精湛的木匠師傅、經驗豐富的瓦匠工人的招攬,均安排給不同的人負責。
按照您之前吩咐的,讓他們逐個報出價格,如此一來,咱們便能從中選取最為合適的。
不過孫兒對於如何指揮工程建設一事確實所知有限,因此特意去請教了工部的官員,請他們給予指點。
同時,我還把您後來提出的幾點關鍵要求一一告知,並命人根據這些意見重新繪製了施工圖紙。這會兒正好呈給您過目,煩請老祖宗先審閱一下。
另外,這裡面還有關於第一期工程預計所需材料的具體數量、相應價格,提供材料的負責人和咱們家管事的資訊,以及每一處施工地點的大致工期和工人們的具體安排等。
這是初步擬定的版本,您先瞧瞧。”
賈母微微頷首,伸手接過那一沓厚厚的名單後大致掃了幾眼,隨後輕輕地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接著,她拿起那幾張建築圖紙,仔細地端詳起來。
建築圖紙對她來說,起初確實有些晦澀難懂,不過這回看起來已經順暢了許多,畢竟是按照她想法畫的。
賈母規劃的慈幼院建設分了三期,第一期的結束時間放到了年底,規劃的是圍牆和兩處必要的院子。
其中一處是院管辦,是慈幼院管理人員的日常辦事機構,這裡面又細分出了往來處、物房、財房、廚房、藥房以及夫子處等多個區域。
院管辦獨佔一房,掛名的人多幹事的人少,負責慈幼院整體的管理、協調慈幼院各部門的關係、檢查賈母等人各項指示的落實情況,賈母給他的定義差不多就是揮在底層牛馬身上的鞭子。
所謂往來處,又分為往處和出處。
往處,顧名思義,負責孩童們離開慈幼院之後的歸置、安排。一則承擔著孩子們領養的相關事宜,二則當孩子們到達一定年齡時,也要在這裡對他們後續的生活做出妥善的安排。
此外,對於那些已被領養走的孩子,往處還需定期對他們進行隨訪探視。
來處身負三項重要使命,其一乃是負責孩子們的詳細登記工作,包括他們的姓名、年齡、到慈幼院的方式,若是遺棄,還要記載撿到他時的地點、他穿著的衣服,一為了方便管理,二為了親生父母后續找來的時候能有個憑證。
其二還要負責慈幼院的宣傳以及募捐;其三便是負責慈幼院每個孩子的成長記錄。
物房則負責慈幼院一應死物的照看管理。
無論是哪個屋子的窗紗陳舊破損了,需要更換新的;還是哪張桌子損壞、影響使用,急需修理了;再或是今天新來的孩子應該穿著什麼樣式的衣裳,這些瑣碎但又至關重要的事務全都由物房一手包辦。
財房掌管慈幼院全部的金錢往來賬目。大到房屋修繕所需的費用支出,小到日常購買筆墨紙硯的開銷明細。
廚房是做飯的地兒,目前僅僅劃出了一片特定的區域,並放置了幾口榮國府閒置未用的大鍋罷了。
至於藥房,其情況與廚房類似,暫時也只是佔據了一定的空間而已。
它們的建設計劃如今都列在二期工程裡面,如果慈幼院中真有孩子不幸生病了,則先請大夫前來診斷,然後根據藥方前往榮國府的藥房領取相應的草藥。
至於夫子處,同樣也只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