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揚州別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傍晚·揚州·林府書房
時值秋日,揚州城夜裡總算有了幾分涼爽,書房,林如海一個人坐著,愛妻身故後又要面臨骨肉分離,他這些日子消瘦不少,衣衫都顯得寬大;
風過竹林,窗外風聲簌簌,吹的屋內燭火晃動;
屋內桌上放著三封信,展開的那封正是賈母讓賈政寫的;
信是賈政寫的,卻是賈母口吻,字裡行間對他和黛玉多是關切,問了黛玉愛吃的愛喝的愛用的,還特意囑託讓黛玉多帶幾個伺候的人過來;
伺候的丫鬟婆子隨從伴讀,不怕多,也不是府裡頭缺這幾個人,只是憂心人少了姑娘過去了找不到得用的人,一時間不適應;
看賈母這麼說,他便改了只讓一個奶嬤嬤和一個丫鬟陪黛玉過去的主意;
繼續往下看,賈母另說了黛玉身邊的那個賈雨村為人不太行,林如海雖然不確定真假,但想著賈母總不至於為了這事情騙他,故而也停了讓賈雨村陪著黛玉去榮國府的心思;
前些日子聖上又開始啟用賦閒官員,他還想著那賈雨村學問不錯,若是有心官場,倒是可以引薦一二;
想到什麼來什麼,門子忽來報賈雨村求見,林如海應了,將桌上的信件收了起來;
賈雨村進來,先是寒暄幾句,之後便說起來起復舊員的事,林如海只是附和兩句,之後岔開話題,只說黛玉下月便要前往外祖家去,又說賈雨村寄情山水,倒是可以往南走走,他已經為賈雨村備好銀錢;
聞言,賈雨村尬笑了句,說自己也有心回京城,還望林如海引薦;
林如海明白賈雨村這是想透過他搭上賈府,雖然賈母來信已經說過賈雨村是個忘恩負義之輩,但是往日他與賈雨村關係倒是極好,故而此時也不好拒絕,沉吟半晌後還是答應幫他寫一封引薦信;
只是這信什麼時候寫完,東西什麼時候準備好,可是不一定了;
送走賈雨村,林如海又將賈府送來的第二封信拆開;
這封信比剛剛那封厚了些,字跡也不相同,一開始是賈母解釋的話,說她叫賈政寫完信之後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囑咐給林如海,所以又找人寫了一封;
然後依舊是關照黛玉,說黛玉一個小姑娘過來怕是不安全,最好叫個家中相熟的長輩跟著,或者是有意在京城參加科舉的少年也行;
少年科舉前可以好好教一下她家裡的幾個頑劣子孫,科舉後做了官,若是願意留在京城,也好給黛玉撐腰。
又說本該是賈家遣個男兒過來接黛玉過去,只是這幾日家裡有事繁忙,一時不得空,現在再讓人到揚州去接,一來一回還要花不少時間,到時候天氣寒涼就不美了,遂還是之前定的時間,只是過幾日會讓賈璉去路上迎著;
然後又勸林如海更要保重身子,在外做官辛苦,處處有人盯著,叫他萬事小心,若是實在官途艱險,還是要另作打算;
其中言語懇切,字字句句都是為黛玉著想;
信中最後,賈母又補充了賈雨村和甄士隱的事,說甄士隱倒是個高風亮節之人,平白蒙冤太過可憐,說若是方便,叫林如海留意下甄士隱如今去了何處;
若是能找到人,可讓他全家前往京城投奔賈府,到時候自然會有差事;
只是他那個女兒暫時還不敢大張旗鼓的去找,怕那人販子知道了將人殺掉;
另一封信是給黛玉寫的,林如海不好再動,只就著燭光又將賈母叫人寫的兩封信讀了一遍;
讀完合上,林如海隱隱覺得這兩封信有些反常,其中言辭造句,事事仔細,倒不似賈母之前留給他的印象,不過賈母看重玉兒,這卻是好事,如此也不憂心了;
次日清晨,天色剛亮,林黛玉就早早來了林如海處,小小的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