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完滿倉的事後,賈母與黛玉一同登上了馬車,倆人心中都有事,故而馬車裡一時間寂然無聲。

賈母微微闔著雙眼,似是在假寐,黛玉亦是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良久,賈母開口:

“林丫頭,你覺得外祖母今日所做的這件事,對還是不對。”

黛玉兀然被點名,卻是應答得宜:

“萬事萬物在不同人眼裡都有不同的說法,若要我說,我倒是想起來之前母親給黛玉講過的一個典故”

“什麼典故?”

“是董宣懲治公主家奴的典故。湖陽公主的家奴白天殺了人,因為藏匿在公主家裡,官吏無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門,就用這個家奴陪乘,董宣攔住公主的車馬,以刀圈地,呵斥家奴下車,打死了家奴。

公主向光武帝告狀,光武帝要用鞭子打死董宣,董宣卻反問他說皇帝以德行聖明中興復國,卻放縱家奴殺害百姓,如何治理天下?

公主也問皇上,說他過去做百姓的時候,曾隱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門去搜查,現在做了皇帝,為何不敢懲治一個縣令?光武帝卻說皇帝和百姓不一樣,之後就放了董宣。”

賈母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

“林丫頭是把我比作光武帝?林丫頭,這話綁藏禍心可不敢輕易說出口。”

林黛玉點了點頭:

“可我只想到這個典故,一時沒想到別的,就把這個說出來了。

滿倉之事起初著實是我們府上有不妥之處,今日外祖母恰好碰上了,細細想來,應該有著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

祖母向來秉持公正之道,倘若此次真將他送至官府,那麼我們府上便會淪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若真要讓滿倉償還當初的恩情,試圖遮掩此事的始末,然而我們今日一出府便遭遇了這般情況,背地裡誰知道還隱藏著多少這樣含冤受屈的事情?

這些案子日積月累,即便如我們這般的家族,犯下如此眾多的過錯,倘若有朝一日被世人得知,恐怕也難以逃脫牆倒眾人推的結局。可是”

“可是畢竟那些都是自家孩子所犯下的罪孽,如果將他們全都送入官府,那這個家恐怕也就分崩離析了。”

黛玉微微點頭,目光落在賈母身上,眼裡隱隱透出幾分疼惜之意。她平日裡被父親母親保護的極好,少見內宅陰私,昨日到京城,也只見榮國府之中的繁華景象,卻從未想過在這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竟然隱藏著如此之多的勾心鬥角與紛爭。

“飽暖思淫慾,你年紀小,這般陰私我本不欲讓你看到,可是外祖母也老了,怕是庇佑不了你幾年,所以外祖母想在老的神志不清之前,讓你多看清些東西,今兒滿倉這事也算一個例子。

賈珍那個孩子,雖然不是我親生的,可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他上是擔不起責任的爹、早死的娘,沒人教他當了族長之後該做什麼,所以他年紀輕輕當了寧國府當家人之後便愈發放縱了起來。

他這些年除了揮霍家裡的東西,沒做什麼好事,唯一對這個家族有用的,就是他的身份,你那個大舅舅,也和他差不多,算是個不成材的。

咱們賈家從上到下傳過來,到你母親那兒算是第三代,他們那一代的男子也就你二舅舅算混成了個人樣,你母親聰慧,小時候我最疼她,她也算是選了個自己喜歡的,嫁了你爹爹,可惜命不好早早地去了。

另外你、你元春姐姐、寶玉哥哥,賈璉哥哥,沒見面的珠大哥算是咱們家的第四代。珠哥兒是個成器的,可惜也是命薄,元春被聖上選中進了宮,寶玉獨佔了個攜玉而生的名頭,可惜卻不成材,至於賈璉、賈蓉,你都見過,估計著後面最多也就是捐個官噹噹。

林丫頭啊,如今咱們府裡不過是看著日子好過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