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聽著望舒所說的這些話,王熙鳳還是點了點頭:

“嬸嬸所言極是,我記下了。”

隨後,賈母另行安排了一間屋子,並喚來其他幾位大夫,讓他們依次為榮國府中的眾人診視一番。如此一來,這間原本熱鬧非凡的屋子漸漸安靜下來,最終只剩下王熙鳳、黛玉、望舒以及賈母四人。

女醫望舒又給黛玉瞧了瞧,手剛搭上黛玉皓腕,沒過片刻便眉頭微皺,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異樣。賈母見狀,心中頓時一緊,於是忙問結果如何,女醫抬眸看向賈母,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稍作遲疑後才緩緩開口回答道:

“依我之見,姑娘目前的脈象還算平穩良好,想必是這段時間調養得宜所致。只是……我感覺姑娘的身體仍有些虧虛之處。

此前為姑娘診治的大夫應該也曾提及過,姑娘生來就患有體弱之症,恐怕自打能夠進食開始,便一直與藥物相伴。雖說良藥可治病,但長期服藥終究對身體有所損傷。而且,以我多年行醫的經驗判斷,姑娘這孱弱的身軀狀況不佳,似乎其中另有隱情。

敢問姑娘是否曾經中過毒呢?”

聽到“中毒”二字,在場之人皆是一驚,尤其是黛玉本人,更是面露驚愕之色,下意識地反問出聲:

“中毒?”

屋內眾人聽聞此言,剎那間皆面露驚訝之色,黛玉亦是,似乎是第一回聽人這麼說,杜鵑見眾人反應這般劇烈,知自己言多有失,趕忙出言解釋道:

“姑娘切莫往心裡去,我只是妄加揣測罷了。

實不相瞞,姑娘您這脈象著實古怪得很,不僅與那文家少爺自幼體弱多病所呈現出來的脈象有些許相似之處,還與我幼時曾見過的一位中毒之人,其脈象與之亦有幾分雷同,故而我方才斗膽做出此等猜想。

然而細細思量一番後,又覺得此事甚為荒唐。想咱們府上對姑娘您可是視作掌上明珠、有如心頭珍寶一般,姑娘您年紀尚幼,又怎會礙著旁人什麼事?

因此啊,關於這中毒一說,諸位就權且當作是我信口胡謅好了。”

正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賈母在一旁將杜鵑這番話聽進耳中,心中不由得泛起陣陣漣漪,思緒也隨之飄向了林家過往的種種事宜。

尋到前朝,林家,林如海的祖上,曾經貴為前朝的列侯,其所享有的食邑多達萬戶之多,居爵制之首,而林如海的曾曾祖父,因其堅定地擁護今朝之始皇,特襲列侯之位。

起初之時,這爵位規定僅可傳承三代而已。但所幸當今聖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才又襲了一代。

而今到林如海這一輩兒,已然歷經五世之久,按照原理,此時林如海身上的爵位已然不復存在。不過,好在林如海自身爭氣非凡,年少之時便高中探花,深得皇帝的器重與賞識。

林如海在京呆了幾年之後就便承蒙皇恩浩蕩,委以重任,被派往那鹽稅重地揚州擔任鹽課的巡鹽御史一職。

倘若林如海能夠在此職位上苦熬幾年資歷,然後順利返回京城,那麼等待他的必將是一條事業順遂、官運亨通的光明坦途。怎奈命運無常,天不遂人願,林如海命數淺薄,未能熬過這短短几年時光,最終竟不幸客死他鄉。

林如海到底因何而亡呢?自從他赴任揚州後,先是兒子不幸夭折,緊接著妻子也撒手人寰,這一連串的悲劇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初林如海將女兒林黛玉送往京城投靠外祖母與舅舅姐妹時,曾言:“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減我內顧之憂,如何不去?”

何為內顧之憂?是因為黛玉在那兒,林如海便會有牽掛?那又是誰要對付他?是那些明爭暗鬥的政敵想要藉機剷除他這個眼中釘,還是前朝遺留下來的餘孽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