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傻子皇帝(第1/3頁)
章節報錯
唐穆宗,初名宥,唐憲宗第三子。唐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個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這在唐朝歷史上絕無僅有。太平公主口後來問傅小d什麼原因,傅小d道:“他前世是高僧,放生很多,所以後代子孫昌盛,但今生他改修行道教,痴迷煉丹,恐怕性命堪憂。”
穆宗剛即位時,傅小d正在阿拉伯作戰,西北少數民族引兵犯境,神策軍中尉梁守謙將神策軍4000人及八鎮兵赴援,形勢很是緊張,大臣們跪倒在延英殿門外切諫。穆宗此時收到了傅小d的援助,包括糧草和大炮,由傅致遠管理,隱藏在長安城外的密林中。於是他對大臣們說:“朕已決定去看神策軍摔跤,不要再上疏煩我了。”諫官再三勸諫也是無效。穆宗每三日來神策左右軍一次,同時駕臨宸暉門、九仙門等處,目的是為了觀賞角抵、雜戲等表演。利用阿拉伯物質,他在宮裡大興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寶慶殿等。
回紇族看到大唐越來越富有,就不敢興兵作亂了。
唐穆宗按照傅小d要求,封李忱為光王。意味著他將會發揚光大大唐輝煌。但李忱看上去痴痴的,好像智力有些問題。唐穆宗透過傅致遠問傅小d怎麼辦?傅小d透過天眼,發現李忱將來是要做皇帝的,但需要經歷一段磨難。於是為他開發了般若空間,他得到了孔雀王照顧,隨時能轉危為安。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忱逐漸長大成人。他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賢良品性,這使得他備受讚譽。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變數。當穆宗病情危急之際,他曾有意將皇位傳給李忱。但在宰相們和宦官們的爭執中,這個計劃最終未能實現。
“什麼?皇上想把皇位讓給他?”太子李湛怒吼道。
“我認為是傅小d的意思。否則父皇不會這麼痴迷於看雜戲。”次子李昂分析道。
“看雜戲與他有什麼關係?”李炎問。
“據仇公公說,他在等待皇叔覺醒。”李昂道。
“覺醒?難道他在睡覺?”李湛皺眉問。
哈哈哈哈,十六宅裡爆發出鬨堂大笑。
十六宅,是唐代諸位親王的居住地。
也許正是從那一刻起,李忱開始意識到自己處境艱難,如履薄冰。因為他深知,在接下來即位的幾位侄子眼中,他成了一個潛在的威脅。面對這種情況,李忱別無選擇,只能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和才能。他在眾人面前保持沉默,裝出一副呆傻愚笨的模樣,以此來保護自己。這樣一來,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便會放鬆對他的警惕,認為他毫無威脅可言。而他則可以暗中觀察,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動。
他在做親王時,往往一天都不說一句話,敬宗、文宗、武宗這三位皇帝,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便是前往光王府尋找樂趣,絞盡腦汁地想要逗李忱開口說話。即便是文宗這位向來以老實著稱的皇帝,也曾講出如此話語:“若有人能讓光王開口說話,朕必有重賞!”
一次,敬宗帶著他去看瀑布,敬宗就要忍不住說出一句李白的詩詞,但是忽然一轉念,想試試這位皇叔是不是真傻。
“飛流直上三千尺——”他等著李忱接話。
如果他能說下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說明不是真傻。
或者他直接糾正他說錯了,“瀑布怎麼能直上三千尺呢”,同樣說明他不傻。
但這位皇叔卻道:“緣是香爐冒青煙!”
周圍人捧腹大笑,要是李白還在的話,還不給氣死?
這個笑話更加坐實了他是個傻子的結論。
倘若說喜愛遊山玩水的敬宗尚未將其叔父視為重要人物,而文宗除了尋求歡樂之外並未對叔父施加過多刁難,那麼待到武宗即位之後,李忱所面臨的處境則要險惡得多。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