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六 蛙與蟾(第1/4頁)
章節報錯
為了便於理解日記中描述之物,方木在一邊翻閱日記的時候,也一邊在查詢日記裡提及過的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物。
如提及到的神龕裡的青蛙凋像,方木在網路上查詢到,這個青蛙凋像實際是桂南地區地方崇拜的一類動物神明,名為蛙神,屬於巫系崇拜。
蛙神的誕生可以追朔到更原始更古老的時代,是桂南地區及神州其他部分地區自古流傳已久的圖騰文化之一,現代人們推測因青蛙叫時也代表播種的季節到來,該神明也就被當地人認為是雨神、豐收之神的形象,向它祈福可為人們帶來風調雨順,作物豐收。
方木不禁在想,這個地方崇拜的蛙神,難道和日記主人提到過的蟾蛙有什麼關係嗎?
而且,日記主人多次對“時間”方面的表達都十分詭異,“現在還不是我那個和平的年代”,“和一個能做我母親的人結婚”,“其實結局意思註定的”……這不禁讓人遐想,難道日記的主人是個穿越者嗎,他來自未來的某一個年代?
方木帶著略微興奮和緊張的情緒,接著往下看日記。
1995年2月26日,到了當地以後我並沒有尋一個當地人作導遊,畢竟我也並非是第一次來到這裡了,儘管間隔了二十多年,但我要去的地方是偏原始和落後的,時間歲月的變遷並沒有對那個地方做出多少改變,這也方便了我故地重遊。呵,當然這裡不會有人認識我。我在當地鄉民的幫助下,我坐上了一輛剛好去往目的地的皮卡車,和運載紅磚瓦片的皮卡車一起來到了名為文雅屯的山村裡。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外來的年輕人,山村的鄉民都向我投來古怪的目光。因為抵達文雅屯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我不得不先考慮投宿的事情,我向開皮卡的大哥多付了一部分錢,用於車費和在他家投宿的費用,大哥一家都非常熱情的招待了我。
1995年2月27日,自從來到桂南以後,我的神經衰弱好轉了不少,我知道這並不是藥效的功勞。我在皮卡大哥家裡住了一宿,神清氣爽的起來後,一早就打算出門找文雅屯的村長,但大哥阻止了我,說村長一家沒有早起的習慣,讓我先在他家裡吃了早飯後再說。早飯吃的是番薯粥配鹹菜,味道不算太好,但用來對付一下肚子還是沒問題的。吃完早飯後,我看到大哥家的女兒在洗菜接水的院子裡蹲在一個鐵桶旁邊,逗弄著什麼,我聽見了蟾蛙之類的聲音。
我有些害怕和好奇的湊近了一些,看到女孩將用一張作業紙收集的東西,一股腦都倒進了鐵桶裡,隨後鐵桶裡就發出了蟾蛙激烈的叫聲,與鐵桶的桶壁發出了響亮的碰撞聲,像是裡面的蟾蛙為了爭搶食物而在大打出手,隱隱的,我還聽見了血肉破碎的聲音,而女孩卻像是看到了什麼有趣精彩的畫面,發出喜悅的銀鈴笑聲。
我有些不寒而慄,我知道女孩在做什麼,也非常清楚女孩收集的東西是我掉落在房間裡的頭髮和昨晚修剪扔掉的指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來到了村長的家裡,向村長道明瞭自己的來意,訴說我這幾年來承受的困擾,村長在得知事情後沉默了很久,然後就讓我先坐在客廳裡等等,隨後他拄著柺杖走了出去,應該是要去找些什麼東西。等的時間有些久,我起身在客廳裡遊走,四處看看,很快也在這裡看到了一座神龕,裡面果然也供奉著一尊蟾蛙,但這蟾蛙與我在旅館裡看到的那隻不同。
眼前這尊面板皺巴巴、渾身長滿疙瘩,甚至似乎還長了刺毛的東西更偏向於蟾蜍這類,和尋常面板光滑、色彩花紋鮮豔的蛙是迥然不同的。
那並非是蛙神,而是蟾神,是當地更加小眾的一種動物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要對兩者做好區分,當地人對她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