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楓頓了頓,目光投向北方,幽州的方向,語氣沉穩:“臣願領兵出征,擊退韃靼。”

空氣彷彿凝固了一瞬。

三十萬韃靼鐵騎,兵臨幽州城下,兩萬大明將士與之相比,無異於以卵擊石。

朱楓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皆是心中一凜。

朱元璋聽到朱楓應對韃靼之事,目光迸射出精光,心中激動不已,幾乎要喊出“兒子”二字。

欣慰與自豪如同奔騰的江河,在他的胸腔中翻湧。

他強忍著內心的波瀾,緊緊盯著眼前這個臨危不懼的年輕人,彷彿要將他深深地刻在心中。

朱楓單手負後,面色淡然,眉宇間似有隱而未發的銳氣。

他明白此行兇險,但他更清楚,身為大明皇室,守護江山社稷是他的責任。

他緩緩說道:“兩萬將士雖少,卻皆是我大明精銳。臣不懼危險,願以死報國。”他語氣堅定,沒有絲毫猶豫,彷彿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殿內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徐達站在一旁,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欣慰。

他知道,朱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依舊選擇挺身而出,這份勇氣和擔當,讓他不禁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你有幾成把握?”

朱楓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抬頭望向殿外的天空,目光深邃,彷彿穿透了重重雲層,看到了遠方烽火連天的幽州城。

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臣,必勝。”

朱元璋凝視著朱楓,心中波濤洶湧……

朱元璋的目光灼灼,彷彿要將朱楓整個人都看穿。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著,彷彿有一團烈火在燃燒。

這個年輕人,這個流落在外的皇子,此刻卻展現出瞭如此的膽識和氣魄,怎能不讓他激動萬分!

“好!好!好!”朱元璋連說了三個好字,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彷彿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朕的兒子,果然是人中龍鳳!”他幾乎是嘶吼著說出這句話,聲音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他彷彿看到了大明江山在他手中延續,輝煌永存的景象。

這江山,後繼有人了!

這讓他如何不激動,如何不欣慰!

他顫抖著雙手,想要去觸碰朱楓,卻又在半空中停住,彷彿害怕驚擾了這來之不易的希望。

徐達亦是老淚縱橫,激動得渾身顫抖。

他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多年,深知這江山得來不易。

如今,看到朱楓如此英勇果敢,他心中懸著的那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殿下雖遺落民間多年,”徐達哽咽著說道,“卻鋒芒不減,真乃天佑大明啊!”他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看到了當年那個為了大明江山浴血奮戰的自己。

如今,大明有了這樣一位繼承人,他縱然馬革裹屍,也死而無憾了!

他緊緊地握著腰間的佩劍,指節泛白,彷彿要將所有的激動和欣慰都傾注到這把劍中。

此生,能見證這一幕,值了!

“殿下,老臣……” 徐達顫抖著嘴唇,想要說些什麼,卻又哽咽得說不出來。

他只能用充滿敬佩和期盼的目光注視著朱楓,彷彿要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

朱楓感受著二人灼熱的目光,心中波瀾不驚。

他微微頷首,眼神堅定,彷彿一塊堅不可摧的磐石。

“兒臣定不負父皇、不負大明!” 他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重擔,但他並不畏懼。

為了大明,為了這片他深愛的土地,他願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