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國女子讀書,一個就是參加科考改變命運,書讀得好考上功名可以做官,即使不做官也可以在婚嫁上有更多更好的選擇,讀書就是很多女子的努力方向。

江婉瞭解過科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二十年內就算是頭懸樑最刺骨,考上舉人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至於婚嫁?不是有個承諾不納妾不收通房的王府世子等著呢嗎?

讀書是要讀的,畢竟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高自身修養等。但就不用奔著科考去、要接受哪怕自己不認可的那些書中的東西,也不用盯著四書五經看,可以看很多別的書。

江婉不但自己讀書,也教自己兩個貼身小丫鬟識字。這個是必須的,以後有點啥事,除了說還能用寫字來表述,識字可是太重要的事了。

這天江婉在唐超的屋子裡看山海經,唐超也在看書,人家看的是中庸。江婉的兩個丫鬟擠在一起看三字經,一邊看還一邊嘀咕。

“識字就識字唄,還要編成什麼經。以前聽過金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三字經還是第一次聽。讀經就讀經吧,還要背?背就背吧,還要知道什麼意思。這不是識字呢嗎?搞這些花樣做什麼?”玉蕊對著玉蝶嘀咕道。

“咱倆就是兩個丫鬟,能讀書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了,你還抱怨?趕緊背吧。聽梁媽媽說小姐三個月就把這個經背下來了,我們都讀了十幾天了,你還在看頭幾句,你可用點心吧。”玉蝶對著玉蕊道。

“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啊?我背了前邊忘了後邊,背了後邊又忘了前邊。”玉蕊小聲抱怨道。

江婉覺得玉蕊說的對著呢:識字就識字,背這些不知道什麼意思的三字經的確有點捨本逐末了。但這個時代就這樣,人傢伙讀書都是從三字經開始,三字經作為啟蒙教材就是從死記硬背開始的,江婉也不能太標新立異不是?

於是江婉決定幫一幫這兩個小丫鬟:把三字經的意思解釋一下,也能好背一點吧?

招手把兩個丫鬟叫到身邊,指著三字經解釋:“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出生的時候性情都是好的、善的。”

看兩丫鬟點頭,繼續解讀:“性相近,習相遠。 就是出生時大家性情差不多,學的東西不同性情就相差的遠了。”看兩個丫鬟認真聽著。繼續道:“苟不教,性乃遷。就是如果不受教育,性子就不好了。”

玉蝶這時插嘴道:“那跟狗叫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狗不叫,性乃遷?”

江婉看了看玉蝶,想了想解釋此‘教’不是彼‘叫’到還容易,但解釋苟有如果的意思?那她會不會以為狗就是如果的意思?還要解釋這個苟不是那個狗,還有很多個夠呀構的。那就還要解釋狗、苟、夠等等,勾的區別、寫法、意思……,想想都腦仁疼。

於是江婉道:“苟不教不是小狗不叫的意思,第一個苟不是小狗的狗,最後那個字也不是叫喚的叫,是教導的教。這句話就是,不接受教育就有可能壞了性子。”

看兩個丫鬟恍然大悟般的連連點頭,玉蝶還說:“就是說狗也是要教育的,要不然就會亂咬人了。”

江婉不做糾纏,心裡暗道:你就放過狗吧。含糊點頭,繼續往下:“教之道,貴以專。這句簡單,就是教道理要專心。”往下看了看:“之後舉了個例子: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就是說有個姓孟的母親,挑鄰居,孩子不學好氣的把織布機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