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朝堂(第1/1頁)
章節報錯
江婉這邊歲月靜好,但朝廷那邊卻是暗流湧動。什麼事?朝廷能有什麼影響到江婉的事?無非就是爭權奪利唄。只是這回的主角有點來頭:一邊是太子,一邊是皇子。
皇上不像先帝那麼心狠手辣,先帝對自己的兒子,除了自己認定的繼承人——皇后的嫡子。其他的兒子那都不是兒子,自從太子也有了嫡長子以後,那些個兒子除了順王以外,都打發到偏遠貧瘠的封地去了。
順王留下來不是因為受寵,而是因為不放心。順王是庶長子,放出去不放心呀。先帝對當時的皇后生出來的嫡子以外的皇子都嚴防死守,就擔心有人會有不臣之心。皇上還是太子時後宮那麼些兄弟,等皇上真的登基的時候活下來的只剩下五位。
一個是皇上,一個是順王,還有就是德王,另外倆王爺當時都沒成年,就被先帝打發去了封地。現在這兩倒黴催的,還被扔在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的地方吃土呢。順王是不放心,所以留在京城,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德王本來也是被扔出去的,但是因為身體不好,主要是德王在太后身邊養活過一段時間,跟太后有幾分香火情。關鍵的關鍵是先帝不在了,身體不好的德王才得以回京治病,畢竟京城有太醫,怎麼也比在封地的大夫好。
皇上遠沒有先帝那麼手段強硬,當然這也跟皇上的子嗣本就不多有關。現在的皇上入了宗祠的皇子有八位,但現在還健在的只有四位。
皇上現在立的太子是皇后生的大皇子,是老大;二皇子十多歲的時候沒了;三皇子是麗嬪生的,這麼些年麗嬪已經升到貴妃的位子了;四皇子的生母是美人,難產人沒了,孩子也是由皇后養到五歲的時候沒了。五皇子的生母是景妃,五皇子三歲的時候也沒了。
六皇子名叫唐泳,他的生母跟侯府還有點淵源。當時生他的是皇上當時十分喜愛的沐美人,生了六皇子皇上十分高興,當時侯府就是借了這個光,那個時候請封了世子。皇上心情好,太后又說了好話,皇上一高興馬上就準了。
這個唐泳現在才十一二歲,年齡不大,還跟著太傅讀書呢。唐泳後邊的是七皇子,七皇子母親出身不高,不能教養皇子,七皇子出生後也是養在皇后宮裡,但這個孩子也沒能活幾年就沒了。最後這個八皇子是英妃在五年前生的,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現在在掐的兩個就是太子和三皇子。實際也不叫掐,勢均力敵的才叫掐,像這種太子是皇上認定的繼承人,而三皇子在算計著上位,應該叫什麼?應該叫三皇子圖謀不軌?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太子人比較,怎麼說呢?比較聽話?這個聽話也是聽皇后皇上太后的話,沒什麼主見的樣子。皇上看自己的兒子,那是怎麼看怎麼好了:聽話、懂事、仁善、不爭。
皇上一開口說什麼都服從:聽話,什麼都按自己說的做還能不是:懂事?惡人皇帝皇后都做了,想兇誰都沒個機會,能不:仁善?啥親兄弟、叔伯兄弟沒死的都被打壓的不敢出聲,還需要去爭嗎?這當然就是:不爭了。
本來是沒什麼競爭對手的,但這麼一副好牌硬是叫皇后給打的稀爛。皇后也沒幹啥,就是想要兒子位子坐的更勞些,就想著早點開枝散葉,等太子在東宮到了可以有女人的時候,皇后急不可待的就開始給兒子選人了。
皇后出身是武將起家的鎮國公府,皇后不算壞人,就是沒什麼政治敏感度,還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不知道哪個倒黴催的,跟皇后說早點有皇孫,太子的位子就更穩固了。就看皇上的態度,太子的位子是需要擔心的嗎?也不知道還要穩固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