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收上來的銀子還沒用完,用完了也還可以再捐。”衙內不在意道:“這個不用擔心。”

江婉心裡翻了個白眼,“這個不能靠捐贈,而且現在是你爹——知府大人在,大家還肯賣個面子捐,如果你爹高升了,這裡的安祈堂怎麼辦?”

“我爹不在這不是還會有新的知府嗎?”衙內不以為然道。“難道新知府會不給你縣主這個面子?也不用他掏銀子,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知府開了口那些商戶還能不出銀子?每家一點也不過是他們家一頓飯的事。”

“到時候你不在這,我也不在這,誰知道新知府會不會出這個聲?”江婉分析道:“不能依靠別人的善心,要想長久,就只能依靠自己自給自足才能長久。”看著大家:“還有沒其他問題?”

侍衛道:“現在安祈堂已經四十多人了,不要再從周圍縣鎮帶孤兒回來了,再來人房子就要不夠住了。”

“兩個院子呢!那麼些屋子呢,怎麼才只能收四十個人?”衙內吃驚地問道。

“不是每間房子都能拿來住人的。”這次是小吏幫著解釋了:“什麼廚房、淨房、柴房雜物房,上課的課堂,先生休息的廂房等等這些都要佔地方的。兩座院子真不大,我也看了,現在雖然還有空位,但以後姜城這邊還是會有孤兒要進來的。”

“是啊。”侍衛補充道:“不能住滿了,要留出一些空位子的。”

“現在還有多少空位子?”江婉問。

“十多個吧。”侍衛回答:“這裡最多住六十人。”想了想:“怎麼也不能超過七十人,否則真住不下了。”

“人數多了銀子就不夠了,這裡的安祈堂裡的銀子只出不進,也維持不了一年的。”小吏也說。

江婉點點頭:“我知道了,一會我就去府衙,跟知府大人說一下,暫時不要再從周邊帶孩子過來了。”

“那就再找富戶捐啊!收了銀子建屋子啊!”衙內不理解:“這種收養孤兒的地方,不找人捐銀子,還能怎樣?自給自足?怎麼自給自足?”

“京城的安祈堂就基本上自己養活自己了。”小吏不無自豪道:“我就是從京城安祈堂來的,現在那裡除了治病,其它地方花費的銀子都是安祈堂裡的孩子自己賺的。”

“怎麼賺?”衙內吃驚道。

“繡花是可以賺些銀子,但要靠這些養活一個安祈堂?肯定不夠的呀。”荷花也懷疑道。

“一會散了會你向他們解釋一下吧。”江婉看著小吏笑著道。

江婉一走,衙內和荷花就圍著小吏去了。

十多天後,荷花就跟江婉報喜:“以後府衙給衙役和下人裁剪衣裳的活都交給安祈堂,其他只要是縫紉上的事也都交給咱們安祈堂了。我也跟我爹說了,以後我家和我家鋪子上給下人們做的衣裳也讓安祈堂給做。”

聽著江婉不吝的鼓勵,荷花沒幾天又帶來了好訊息:“我爹把我們那條街的商戶都說通了,以後他們家的衣裳都給我們安祈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