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機遇(第1/1頁)
章節報錯
現在這少年,往地上一坐,用兩隻腳開始編席子,沒穿鞋子的腳上有著厚厚的老繭。但這些一點都沒影響他編席子、編屋頂,不但不耽誤,編出來的東西又平整又細緻,一點都看不出來是用本應笨笨的腳編的。
江婉要求所有從安祈堂出去的物件,都縫上一個繡著安祈堂三個字的小布頭子。當然除了長毛草做的屋頂,這玩意縫了也沒人看,想看也看不到,都鋪在屋頂上了呢。
這個要求一說出來,荷花第一個反對:有繡這三個字的功夫,巴掌大的小墊子都能編出一個了。何況江婉還要求用褐色的布做底子,有顏色的布都很貴的好不好!繡幾個字也要找會繡花的手巧丫頭,這不都是浪費嗎?
但江婉堅持,誰都拗不過,只好抱怨著撥出一個會繡花的小姑娘,在一塊大大的褐色布上不停地繡著‘安祈堂’三個字。之後誰的東西做出來了,就剪一塊縫在做出來的物件上。這事吧,除了江婉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好肉疼。
江婉現在是不敢再提要求了,本來江婉想在那些漂亮的毛公仔上,用褐色綢緞繡上安祈堂三個字的商標的。沒錯,這就是安祈堂姜城作坊的商標了。
這三個字也是皇上賜名,提的字也是皇上寫的。以後從姜城出去的長毛草產品只要有這三個字,就是姜城安祈堂的出品。就算以後有人想做著生意,也搶不過姜城安祈堂。
這年頭沒有產權保護一說,但江婉現在給這些物件上縫了安祈堂的標識,那以後就是獨一份的了。別人就算做了這些東西,也不敢用這個商標,否則就是欺君,搞不好要砍頭的,因為這三個字是皇上恩賜的。
現在這些人還不能理解,但以後就會知道這個小小的布頭子有多重要了。畢竟江婉是要把這個品牌打出去的,建立一個品牌是要花費很多精力和人脈的,這些也都是要成本的。
編出來的東西很快就在當地開始銷售,江婉卻要求做更精緻的東西。毛公仔身上的綵線也換成了金絲銀線,墊子上配的也是綢帶絲線。做出來了還不讓賣,都收著。
做好的東西不賣?還是成本最高的產品?還用褐色綢緞代替了小布頭子縫在做出來的東西上?連小動物的眼睛都用了黑曜石?等衙內和荷花這些人忍無可忍快到臨界點時,江婉才提出:這些東西都送到京城。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不是知府,倒是衙內,衙內立即高興起來,表示要親自押運,定要賣個好價錢。
江婉提出,即使是要運到京城也不著急賣,江婉讓侯府侍衛跟著一起回去。先把東西送到侯府,再由侯府送的太后手上,江婉寫了信給太后,讓太后幫著打打廣告。想來這種積德行善的事,太后她老人家是不會拒絕的。
到了京城先找鋪子,等宮裡有了訊息,姜城送過去的物件就可以賣了。江婉能鋪的路都鋪了,至於最後結果如何,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知府馬上看到了機會:升官的機會!
但知府大人想升官嗎?想想,似乎也不是很想,現在這土皇帝做的挺好的。自己不想升官,這機會可以給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