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昇睡不著了。

他不想睡,但是又不能不睡。

缺乏睡眠會導致病情惡化,而他因為這個病又很容易失眠。

飲鴆止渴——這是秦昇對於自己接觸過的療法的看法。

用醫學心理學老師這學期給秦昇講過的課的內容來說,他是一個已經完成了逃避的人,所以他很抗拒一切擾亂現狀的因素。

但有些事不是他想抗拒就可以抗拒的——就像當初他就遲遲不肯面對自己對蒲丹丹的心意,甚至一度把兩人的關係想象成姐弟,用自己的的一廂情願去逃避那一份真摯而熱烈的感情,最終讓對方離開了自己。

隨著自己搭建的避風港被現實無情地摧毀,秦昇便落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折磨與審判,在沒有盡頭的痛苦中不斷掙扎。

但是,在他徹底成為孤家寡人之前,這個殘酷的世界又給他留下了救命的稻草,那是唯一一種他無法毀壞的愛。

他偏執地渴望能夠獲得家人的愛,他知道獲取這種愛的代價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他害怕自己無法回應,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承擔這種沉重又微不足道的愛。

這種愛是他相信愛能存在的最後支柱。

如果把獲取愛比作在佈滿了個人果樹的森林裡尋找能夠讓自己飽腹的果實的話。

那麼秦昇就是那種固執的想要尋找出那棵能夠結出他根據他人的描述想象出來的美味果實的人。

而現在的他在三次錯過可能的果樹後,又機緣巧合地找到了第四棵有可能的樹。

可他早已經自己斷去了自己飛上枝頭的翅膀,只能在樹下呆呆地望著,猶豫著要不要離開。

用秦昇自己的話就是。

對於家庭,他的愛遠大於恐懼,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回應才能不傷害對方。

對於友情,他不會吝嗇任何善意,他只求善意能夠有回應。

對於愛情, 他已經失去了勇氣,他無法放過自己給對方造成的任何一絲傷害。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這就是秦昇為人處世的原則,也是他無邊無際痛苦的來源之一。

於是乎,他開始變得面無表情,相信自己是一個缺乏意義的人,相信自己被愛的勇氣都沒有了。

當他變得面無表情時,他變成了眾人眼中的“異類”,他的冷漠、他的拒絕、他的沉默,都成為別人孤立他的武器。

只有一個人除外,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也依舊相信,秦昇是個“大英雄”。

秦昇連忙收起自己的胡思亂想,他不願意去回憶任何有關李思玉的事情——那段時光是他難得的寧靜時刻,卻又是一杯毒酒。

他已經無力去追憶從前了,他的過去早已被釀成毒酒。

那展望未來呢?

秦昇忽然想到這件事,既然無法回頭,那不妨往前看。

曾經他以為自己的未來會一直孤獨下去,但是現在月亮已經升起了,他只需要大膽邁步即可。

他已經習慣了遍體鱗傷地活著,何不再披荊斬棘一次呢?反正該失去的都已經失去了。

秦昇拿起手機,想要給苗歡歡撥去一個微信影片,這是能見到她的最快方法。

就在秦昇即將按下視訊通話的選項時,他的右手中指和無名指突然開始痛了起來,這讓他的為之一頓。

軀體化——偏偏是在這個時候。

這點痛對於秦昇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十指連心,這種不在皮中骨中的神經痛不斷地刺激著他的精神。

他有些後悔了——他又開始把自己的情緒危機轉嫁到其他人身上了。

每當秦昇想要逃避時,他總會下意識地把自己的不安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他人的關心被他當做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