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一位留著精心打理的鬍鬚,正緩緩運氣的中年男子,望著漫山遍野的官府行軍隊伍,露出了微笑。

這支軍隊人數多達四千餘人。

其中步兵三千,騎兵一千。

“本以為能再多派些兵力過來,真是可惜啊。”

站在中年男子身旁,身著藏青色勁裝的男子咂了咂嘴說道。

對此,中年男子點了點頭。

“這點兵力就足夠了。”

“畢竟和咱們這邊的兵力合起來,多少能與他們抗衡。”

兩人身後,身著青色勁裝的武林人士正排成佇列,疾步趕來。

他們是武林聯盟廣西省支部的武者。

光是這些人,就將近兩千之眾,算得上大規模的兵力了。

然而,與盤踞在鷲嶺山上多達萬餘人的血教勢力相比,在兵力上仍存在明顯差距,這是不可否認的。

“不過,各門派和旁門能支援到這種程度,已經很難得了。正義尚存啊。”

這兩千餘人是隸屬於廣西省武林聯盟的各門派、旁門的武者。

雖說與武林聯盟本部的兵力相比有所不及,但他們的正義感和協作精神,絲毫不輸於其他地方,這一點值得自豪。

“郭副支部長,他們到底會怎麼應對呢?”

被稱作郭副支部長的中年男子,正是武林聯盟廣西省支部的二號人物郭鐵。

而與他並肩同行的男子,是鑄劍海派的掌門尤直樹。

“要麼迎戰,要麼撤退,應該就這兩種選擇。”

“雖說都到這兒了還這麼說,但其實我心裡也希望他們能撤退。”

聽尤直樹這麼說,郭鐵微微一笑。

“是人都會有這種想法,我也一樣。但這件事關係到當今武林的局勢。”

“沒錯。要是他們再度崛起,整個武林都會陷入混亂。”

當今中原武林,說是正道武林的天下也不為過。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血教復興,武林將會再次回到二十多年前正邪大戰時的混亂時期。

郭鐵望著逐漸靠近的鷲嶺山,說道:

“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不管血教的殘餘勢力如何集結力量,都和以前不一樣了。本盟和正道武林都正值鼎盛時期。”

“沒錯。”

正如他們所說,正道武林聯盟的勢力相比二十多年前有了極大擴張。

不算武林聯盟本部,僅是各省級支部的力量加起來,就足足有五萬之眾。

要是再把不通武功的普通盟員,即開放門派和世家流派的人員都算進去,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這可比集結在鷲嶺山上的血教勢力強出許多。

“但現在必須要斬草除根。不然,他們會整合邪派勢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這正是他們所擔憂的情況。

以血教為核心,邪派勢力集結。

一旦如此,即便當下佔據優勢,從長遠局勢來看也難以安心。

作為武林聯盟,只能在血教真正崛起之前,速戰速決。

鑄劍海派掌門尤直樹望向官府軍隊所在的方向。

“好在本盟能調動另外兩支軍隊,這是萬幸。如果這次計策成功,血教將再無集結的可能。”

“倘若借這次事件與官府建立良好關係,或許能達成此效。”

調動官府力量,是武林聯盟三位軍師想出的辦法。

這是為了阻止血教集結而制定的策略。

自過去金眼迫害武林事件之後,官府與武林達成了一些規約。

若血教為了自身名譽違反規約,官府也會積極出手遏制。

“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