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文帝已經展開錦娟,準備機率眾朝臣的提議。

這一幕讓下方朝臣都炸了。

他們知道,這個事情是萬萬不能反對的,否則等待他們的下場將會是慘烈的。

明白了這點,紀遵連忙對其拱手,鄭重道:“陛下,臣覺得,逍遙王這個提議非常之妙。”

“以科考一事來甄別大漢才能之人,這對大漢,對陛下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我等作為大漢之官員,便要做到表率作用。”

“臣同意科舉之制。”

紀遵的話將眾人點醒,隨後一個接著一個的開始對文帝開口表達同意。

槍打出頭鳥,至於他們背後的家族…

家族是什麼?

有命重要嗎?

看著下方朝臣們的意思,嘴角微微上揚,一抹笑容浮現。

他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若不將霍元吉搬出來,恐怕作為世家在朝堂上的話事人,恐怕很難同意他剛才提出的建議。

而這…

也是他與霍元吉之前便就商量好的事情。

只有寒門崛起,捏在世家手中的權利才能更好的分化。

他的這個皇帝才能當得更加安穩,同樣也是給下一任皇帝鋪路。

最起碼不用像開國的他一樣,處處有人掣軸。

回過神,目光落在眾朝臣身上,笑道:“諸位愛卿當真同意?”

眾朝臣:……

他們很想說不同意,可…他們敢嗎?

答案當然是不的。

“臣等自然同意陛下之建議。”

得到眾人心不甘情不願的答案,文帝點點頭,“既如此,那諸位接下來的日子可有的忙了。”

“以如今逍遙王攻城略地的速度,想來用不了多久天慶便會成為大漢版圖。”

“同時,玉門關之危難,也會就此徹底解決。”

“到那時,將會在周邊列國真正直起腰。”

“我大漢才算是真正崛起。”

是的,儘管建國多年,可在周遭列國看來,他們依舊只是新建之國,底蘊尚淺。

如今,有了霍元吉這隻猛虎存在,大漢將再不懼列國的窺伺。

“恭喜陛下,得此福將。”

朝臣們拱手恭喜,可內心卻是苦澀萬分的,畢竟,霍元吉的所作所為可是擋了世家的路。

而這擋路之人,他們世家還拿起沒有辦法。

“呵…”

對於朝臣們的小心思,文帝笑著搖頭,擺手道:“好了,事情差不多就這樣。”

“諸位回去後,給朕準備一份對於天慶歸入大漢之後的安排計劃。”

“倒是,朕會挑選一些重要的建議來面對天慶版圖歸納後的實施。”

“是,臣等遵命。”

朝臣們拱手後,轉身便在文帝的矚目下離開了議政大殿。

所謂,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便是此刻眾朝臣的寫照。

至於文帝,已然是今天最開心的那一個。

這十餘載,他從未如今天這般欣喜,只因他深知,自此之後,世家再難在朝堂上隻手遮天了。

而他不知,此時,燕國,墨羽,北冥等國家此刻的使團,自然出了他們各自的皇都,朝著大漢所在的方向前來。

這一切的功勞都是霍元吉帶兵爭取來的。

至於當事人。

此刻的霍元吉自然帶領兵卒順利的現在了梅州地界。

同時,賈詡以及岳飛所帶領的一萬大雪龍騎在這一刻徹底歸隊。

自此,唯有郭嘉獨留玉門關外,餘人此時皆聚集於霍元吉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