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讓母后何蓮罵的不敢出聲,

“怎麼?啞巴了?”

“母后,兒臣之所以如此,也是為了皇家聲譽,兒臣不忍母后聲名受辱。”

“哼,看來你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吾問你,草菅人命,擅殺人命該當何罪?”

“母后,兒臣只是讓人把她們貶出宮,並未殺害她們。至於她們去哪了,是否有回家,兒臣不知。”

“是嗎?”

“兒臣不敢欺騙母后。”

何蓮當然知道他這是撒謊找藉口,但是也算找了個蹩腳的理由?殺幾個宮女,難道還真治罪不成。

“哼,汝滾去太廟,向列祖列宗的靈牌前請罪懺悔。”

“兒臣這就去,兒臣告退!”

劉辯走後,何蓮突然覺得全身無力,有一種挫敗感,似乎某些事情要發生一樣,自己這個兒子太不知輕重了。

劉稷手握重兵,脖子比你的腰還粗,你哪是他的對手,他不過是讓著你罷了。你若得寸進尺,把他逼急了,你這皇帝位都能廢掉。

但願劉稷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與你計較。

劉辯受到太后的責罰,訊息自然瞞不過徐貴人。

“娘娘,太后讓陛下在太廟跪罰。”

“哼,殺戮無辜宮女,其罪當誅,如此草菅人命,枉為人君。”

“娘娘,接下來該怎麼做?”

“暫且不做理會,看看陛下自己怎麼做,派人盯著就行,切不可暴露。”

“諾!”

“娘娘,大將軍已經回城,目前不見客,對外說還在靜養,娘娘要不要召他進宮?”

“唉,本宮也想見見子賢,可現在不行。”

“如今剛回城,對外又說身體需要靜養,這個時候怎麼能進宮呢?”

“只怕我即便讓他進宮,他也不敢來,陛下可是已動殺心,還是再等等吧。”

“諾!”

……

一切看似平靜,

兩個月後,劉稷對外宣佈自己的病好了,在大將軍府,溫明園設宴,邀請朝中大臣赴宴。

一時間,溫明園賓客滿座,包括楊彪、袁隗、袁逄、袁紹兄弟,劉寬、鄭泰、盧植,皇甫嵩,曹操、陳群、荀彧、賈詡,李儒,程昱等人。

劉稷舉杯,說道:“諸公,孤敬諸位一杯。”

“請!”

“大將軍,冀州黃巾餘孽佔領黑山,不知大將軍可否發兵平叛?”說話的正是鄭泰。

劉稷皺了皺眉頭,心想,冀州刺史王芬是個廢物,歷史上還想廢劉宏,最後訊息走漏,怕朝廷怪罪而自殺,是應該換人了。

說道:“這裡只是宴飲,不談政事,若有政事,當早朝議政,奏請陛下,豈能酒後閒談?”

見劉稷不願談政事,也就不敢提了。

劉稷道:“諸位,今日只吟詩作賦,不談政務。”

“孟德,吾知你擅長詩文,吾也有此喜好。”

“吾我這裡有幾句,還諸公指教。”

劉稷大聲念道: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三國之拯救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