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散夥(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八路諸侯除了曹操,其餘都到了,大夥一起前往德陽殿。
只可惜德陽殿空空如也,陛階上面也沒有天子。但誰也不敢坐到陛階上去。
袁紹道:“諸公,董賊已經逃往長安,接下來怎麼做,還請諸公多多建言。”
袁紹的話還沒落,曹操就返回來了,衣衫襤褸,身上還帶著血跡。
“孟德,你怎麼了?”袁紹問道。
曹操怒道:“爾等到了洛陽便裹足不前,眼睜睜的看著董賊逃跑,吾帶兵追擊,中了徐榮的埋伏,吾與爾等為伍,深感恥辱,深感恥辱!”
眾人都不出聲。
曹操又說道:“子衿,伯圭(公孫瓚字)董賊大軍人數眾多,行動不便,你倆帳下有騎兵,可派騎兵速速追擊,定能追上董賊。”
公孫瓚不出聲,看向陸凡。
陸凡道:“孟德兄你先消消火,據探子來報,到現在為止,董卓已經跑了兩天半了,就算再慢,只怕也過快到函谷關了。即便追上了又能怎麼樣呢?”
“諸公應該明白,董卓遷都長安,並不是我們把他打跑的,他的主力大軍並沒受多大損失,而是他害怕了,不想跟我們死拼,所以才選擇撤退。”
“我帳下就500騎兵,不瞞諸公,這500匹馬,還是在董卓那裡騙來的,即便追上了董卓?只怕還不夠他塞牙縫。伯圭兄也就3000騎,能起多大作用呢?殺幾個落在後面的小兵有什麼意義?飛得過函谷關嗎?”
“孟德兄,董卓可以放棄虎牢關,但他絕不會放棄函谷關,因為函谷關是長安的門戶,再傻都知道不能放棄。”
“諸公,不如想想還是怎麼一同進兵吧。”
劉表說道:“若追往長安,路途實在太遙遠,如今各營,糧草都見底了,幾十萬人馬要是跑到長安去,每天光是糧草那得要多少?人吃馬嚼誰負擔得起?”
老好人孔融說道:“看來只好放棄繼續進兵了,等來年再戰。”
眾人不出聲,其實大家都有退意了。
孫堅說道:“袁盟主,堅在長沙,路途遙遠,糧草不濟,便先走一步,向盟主請辭了。”
袁紹冷笑一聲,道:“孫將軍急著回長沙,是拿了不該拿的東西吧?”
孫堅道:“袁盟主你這是何意?”
袁紹道:“孫將軍,傳國玉璽乃天子信物,你既已獲得,當歸還朝廷,孫將軍私自帶走,莫非想稱帝?”
孫堅大怒:“我沒見過什麼傳國玉璽,你不要血口噴人。”
“哼,我有證人,你自己做沒做,還不清楚嗎?”
一時間氣氛緊張。
孫堅這廝,居然發起了毒誓,若拿了,便死於刀劍之下。
陸凡暗喜,過兩天就讓你應誓。
陸凡連忙說道:“好了,本初兄,文臺兄已經發誓了,想必他沒有拿,一塊破石頭,別傷了結盟的情誼。”
“文臺兄,你路途遙遠,就先走吧,在大谷關外,我還有1萬兵馬,他們會讓開道路的。你到了樊城,派個小兵去城裡面,讓蔡瑁給你送1000石糧食,讓兄弟們吃個飽飯吧,就說是我說的。我可能要明天才走。”
孫堅拱手,道:“謝了!”
“諸公告辭!”
孫堅走後,公孫瓚便也打算要走。
陸凡喊道:“諸公等等。”
“還有件事跟大家商量一下。”
“本初兄,我等都走了,這洛陽誰來管?趁著大夥現在還在拿個主意吧?”
袁紹道:“子衿,你的意思呢?洛陽讓誰來管?”
陸凡道:“洛陽現在是座空城,但我想,不用太久時間,有些百姓就會回來,慢慢的人口還是會多起來的,恢復以前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