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法蘭西是不是強國?

當然是。

而且是非常典型的傳統強國。

有歷史,有文化,有底蘊。

現代不差,五大流氓之一,科技、軍事都有獨到之處。

祖上同樣闊過。

三十年戰爭,法蘭西威名赫赫。

尤其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至少半個歐洲都得叫法國“法爹”。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排名靠前的國家,給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居然是“投降”?

雖然有很大玩梗的成分,但不得不說真的很奇葩。

關俊彥以前有研究過這個問題,別忘了他是個“精羅”,而法國無疑是羅馬的繼承者之一。

曾試著從歷史、文化、軍事等等層面分析,也得出過一些結論與反論,但今天聽狐狸精一說,他覺得關鍵還是在人心上。

法國人投降次數很多嗎?其實統計下來真的還好,肯定比不過義大利,前後幾百年加起來都不一定比得過二戰時的義大利。

那為什麼法國超過義大利成了“投降”的代名詞,天天在網上被“乳”呢?

因為法國雖然沒有義大利投降次數多,但他的投降都很有名,而且投降的時機十分一言難盡。

比如二戰時期,德法開戰僅一個月,法國便宣佈投降。

雖然有人認為,法國投降是很聰明的舉動。避免與德國鏖戰後嚴重的經濟衰退和殖民地損失,從而讓英國和蘇聯獲益,得以在二戰後迅速恢復元氣,位列五大流氓國。

但必須要承認,這對法國的民眾與軍隊,乃至全世界反陣營計程車氣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所謂榮耀,所謂凝聚力是怎麼來的?是用拳頭打出來,是用血拼出來的。

一隻常勝之師才有榮耀,有軍魂。

一隻老是打敗仗的軍隊,哪來的榮耀?

至於投降的軍隊,如果是打到彈盡糧絕,敵人也會尊重他,可打了幾下就不打了,直接投降,誰會尊重這樣的軍隊?

換成國家,換成政府也一樣。

法國的投降或許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利益,但人心卻不可避免地散了,如果沒有戴高樂將軍率軍抵抗,凝聚最後的人心,法國或許還會在,但肯定不是現在的法國。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現在的伊賀。

雖然沒有學法國直接舉白旗投降,但放任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堵門足夠讓不明真相的伊賀忍者們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

懷疑。

理虧?怎麼理虧了?

為什麼中忍上忍還沒有動靜,是不是打不過?

憋屈。

我們可是伊賀啊,忍宗源流,委員會指定人才輸送培養機構,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抬頭挺胸,怎麼能慫?怎麼可以慫?

不就是打嗎?打不過大不了一死,伊賀的榮耀不容玷汙——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不少,只要有大佬振臂一呼,他們願意拼死一戰。

但可惜,高層一直保持緘默,沒有行動。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你破壞山門後,第一時間聚集所有力量,不計代價地拿下你,這樣哪怕被人罵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也不會有太大損失,這個世界終究是要靠實力說話。

但他們沒有這麼做,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都是退縮、讓步的體現,會對人心造成損傷。拖得時間越長,損傷越多。哪怕你最後無功而返,哪怕伊賀本身的運轉沒有受到影響,伊賀的人也很難有那股心氣。”

聽完狐狸精的解釋,關俊彥點點頭。

“輸人不輸陣,他們正好反過來,人輸不輸不好說,先把陣輸了。”

人心,虛無縹緲容易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