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衛青陽所想的那樣,伴隨著這批物資的加入,青陽星之上,困擾了眾人幾十年時間的各項科學難題紛紛迎來了突破。

電力計算機首先被研發成功,並得到了實際應用。

因為電力計算機的應用,數學首先迎來了突破,一系列受限於數學發展滯後的學科紛紛迎來了發展,譬如工程學、機械學、物理學等。甚至於氫彈的研發都不再有理論上的障礙。

其餘的,化學方面,一系列複雜的化合物被研發了出來,並由幾名天才型的化學家提出了物理化學、理論化學兩個方面,開始從理論層面研究化學這門學科,而不再只拘泥於試驗。

物理方面則開始向更為基礎的地方發展,甚至已經開始嘗試驗證相對論的一系列預言。量子力學也有了初步的進展,對於微觀世界的認知也更加深厚了。

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的向前發展,當科技程度大概發展到上輩子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也即個人電腦剛剛推出,載人登月專案強行上馬並幸運完成的時候,人口的不足再一次成為了制約科技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要知道,由修行者來進行科學家研究是有極大的優勢的。最直觀的一點,他們的壽命都很長,這就意味著這些優秀的大腦不會過早退役,而是會一直奮戰在科研第一線。

想象一下上輩子愛因斯坦,玻爾,普朗克,朗道,薛定諤等一幫大牛一直活到好幾百歲,且在生命之中始終緊跟時代,始終學習、始終思考,那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並且,修行所帶來的腦力加成,讓他們在記憶力、思維敏捷度、精力等方面都遠超普通人,而這並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簡單,因為普通人之間還存在一個溝通交流的過程,而語言和文字所能承載的思想十分有限。

甚至可以說,他們一個人就能頂至少四五個普通人科學家。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繁衍,一開始的兩千多人,現在已經成了七千多人。

按照一個等於四個來簡單計算,就相當於兩萬八千多人。再加上基本不用休息這一點,就等於五萬多人了。

就算去除一些年紀小的,不適合科研的,最少也能有四萬人上下。

四萬名優秀的全職科學家,哪怕只面對上輩子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學程度,仍舊不夠用。

不過人口發展到現在也幾乎到達一個極限了,按照正常速度緩慢增長的話,青陽星上的星力儲備還算是夠用,但如果再大規模鼓勵生育的話,星力儲備再多也頂不住了。

衛青陽知道,在接下來的數百年航程裡,自己恐怕再也不會遇到宏觀星體,得到大量的物資補充了,現在的儲備,得省著點用。

此刻,青陽星距離太陽大約八點七萬億公里,約09光年。

因為新的防護陣法得到應用,破天劍陣防護力增強的緣故,青陽星的前進速度已經提升到了每秒鐘四千公里,原本剩下的航程還需要三百五十年,但現在只需要二百六十年。

因為科技進展放緩的緣故,足足三十多年時間,計算機裝置才從電力計算機發展到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又過了四十多年,其計算力才發展到上輩子二十一世紀初期。

武器方面,實用型的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等都已經完成了理論儲備,就等到達新星系,再次獲得大量物資補充之後實際建造了,星際導彈也進行了一些預研,衛星則現在就已經做出了幾顆,但只是做做樣子,沒什麼實際用處。

之前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的陣法版太空望遠鏡也早已退役,換成了採用最新科技研發出來的科技版望遠鏡,其中,可見光、射電、紅外、紫外等一應俱全。引力波望遠鏡也完成了理論儲備,但現實裡還暫時沒法造出來,畢竟這玩意兒需要的精度實在太高了。

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