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吳家的名聲逆轉後,許多的百姓也懷疑吳敵案是冤假錯案,只是這其中的隱情卻不得而知,現在案子重審,前來聽審之人必然不少。

北城都衛司韓鵬,早早的便來到了吳家。

夏皇知道吳敵不會逃走,不過他現在還是嫌疑人,也就是象徵性做做樣子。

在韓鵬的押送下,吳敵被帶到了府衙,吳憂,吳坎,啞巴,百事通以及三姨太也一起跟隨。

此時,府衙前圍滿了人,思緒複雜的看著這一幕。

以往他們崇拜的是才子佳人,自吳憂橫空出世,他們的崇拜物件便發生了變化。

吳憂的經歷是說書人口中的故事,趙攸之案,沈青巖案廣為流傳,相比聽不懂的詩詞,吳憂殺伐果斷的行事風格,更能調動百姓的情緒,這樣的人物也更值得他們崇拜。

現在吳家身陷囹圄,他們心裡不由得替吳家擔憂了起來。

府衙門前,御林軍已經封鎖了一片區域,審案所需之物已經準備妥當。

府衙的公職人員退至一旁,全部換成了新面孔,從著裝來看,是大理寺的差役,原本鄒成秀所在的位置,坐著的是大理寺卿莊文清。

莊文清下手還有兩個空著的桌案,不僅如此,公案右側也有三個空著的位置。

吳憂還看到了不少熟人,彭有牛,彭遇春,彭美人,趙晉,曹夫人,趙輕鴻,沈哲,顧夫人,以及武安侯等等。

吳憂的目光看向趙晉時,趙晉撇開了目光,倒時曹夫人對他點了點頭,沒有見到趙輕柔,吳憂略顯失望。

沒等太久,人群分開,夏皇的御輦緩緩到來,跟在夏皇御輦前的除了護衛外,還有左相柳雲鶴,右相粱苡仁,太傳楊慎,中書令沈伯彥,史官司馬流年。

“陛下萬福。”

御輦停下,鈺公主扶著一席龍袍的夏皇走了出來,萬民叩拜。

“免禮。”下了御輦後,夏皇徑直走向公案:“朕今日重審吳敵一案,若吳敵貪贓枉法,朕絕不偏私,若吳敵冤枉,朕也會還他一個公道。”

說完,夏皇便在公案前坐定,夏皇左側分別是莊文清,太傅楊慎,以及右相梁苡仁,右側分別是鈺公主,左相柳雲鶴和中書令沈伯彥。

至於司馬流年則準備好了毛筆和冊子,侍立在一旁,隨時準備記錄。

“罪臣吳敵見過陛下,陛下萬福。”被帶上公堂的吳敵,跪地叩道。

“吳敵,你貪汙國庫一百萬兩銀子,是否屬實?”夏皇開門見山,直接詢問。

“陛下,屬實,是臣所為,臣罪該萬死。”吳敵沒有做任何辯護,承認了罪名。

眾人聞言,無不譁然,他們本以為吳敵會辯解,然後找各種證據脫罪,而他竟然直接承認了。

合著上一次並沒有冤枉你,百姓心裡這樣想,卻沒有像上次喊打喊殺,以及扔各種腐爛的蔬果。

沈伯彥也是一怔,他本準備好了各種說辭,甚至還準備了吳敵貪汙的罪證,只等吳敵辯解,他便將罪行公開,置他於死地!

現在他竟然承認了,這大大的出乎了沈伯彥的意料。

“陛下,吳敵乃奸佞賊子,國之柱蟲,貪汙款項之大,亙古未有,既然他已經認罪,應當處以凌遲之刑。”

對沈伯彥而言,吳敵主動承認罪行更好,免得他還要多費一番功夫,只要能為他的孫兒報仇,過程不重要。

“沈愛卿,不妨聽他把話說完。”夏皇豈能不知道沈伯彥在想什麼,他就差把報仇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夏皇心裡略顯不滿,然後又看向吳敵,語氣嚴厲:“給朕一個理由。”

“陛下,臣這麼做是因為我大夏的江山社稷。”

吳敵話音剛落,沈伯彥便大笑了起來,笑聲中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