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是京都最後一道防線,若府衙淪陷京都必亂,吳憂選擇殺人,這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逼到絕境後的反抗。

如果自己不想死,如果不想更多的百姓死,他只有選擇殺戮。

宋瑾之的計劃很完美,把吳憂逼到這一步他成功了,可最希望吳憂死的不僅只是他一人,還有上官白。

與其相信宋瑾之,上官白更加的相信自己,在宋瑾之一方和吳憂發生衝突時,上官白派出的人出手了,他的人扮成普通百姓,混在人群中,見死了人,便鼓動百姓,以保護吳憂為由,引發暴亂。

事情鬧大又何妨?上官白根本不在乎,他的人手,或者說是刺客混在百姓之中,一起衝向府衙的方向,只待接近吳憂,殺之。

吳憂平息柴炭價格一事,本就深得民心,現在經人一煽動,頓時群情激憤,腦子發熱的往前衝。

這對吳憂而言並非好事,原本他只要應付一眾書生和宋瑾之便可以了,現在暴亂一起,那麼死傷的人將會更多,這個罪名必然會扣在他的身上。

許多的讀書人在百姓的衝擊下倒地,然後又有無數雙腳從他們身上踩了過去,慘嚎聲,痛哭聲四起。

“各位百姓冷靜,切勿擁擠………”

吳憂大聲喝止,可是他的聲音淹沒在人群之中。

不大一會兒,騷亂便蔓延到府衙門前,宋瑾之大駭:“快,快退。”

可是已經晚了,他以及他帶來的刑部百餘好手,瞬間被捲入其中。

也許宋瑾之並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他的第一反應讓他萬劫不復,如果是吳憂絕對不會選擇撤退,而是命手下直接動刀殺人,爭取一片空間。

當外境的災難威脅到自己的性命時,吳憂的選擇是先保全自己,宋瑾之也是同樣的選擇,只可惜他是官員,直接下令殺無辜之人,這種事情他不敢做。

從吳憂的角度來看,這些讀書人,甚至是百姓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正如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吳憂和宋瑾之做出了一樣的選擇,避其鋒芒,撤退,與宋瑾之不同的是,宋瑾之本就在人群之中,而吳憂等人卻在人群之外,且離府衙只有數步之遙。

“啞巴斷後,所有的人撤回府衙。”

止住如此規模的暴亂,只有軍隊,可城內的軍隊全部調出了城,僅憑府衙的二三十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宋瑾之被人流衝擊,摔倒在地上,他身邊的人手根本自顧不暇,一隻只大腳從他身上碾了過去,痛的他哀嚎不已。

見吳憂一行要走,宋瑾之連忙求救:“吳大人,救救我,求你救我。”

吳憂回頭看了一眼,見宋瑾之的身影快被人群淹沒,他正伸著手,正向自己求救,眼神裡充滿了恐懼。

一個腳將宋瑾之伸出的手踩了下去,他的身影也徹底消失在人流之中。

“關門。”

宋瑾之的死活吳憂才懶得去管,本就是對立的一方,而且還千方百計的算計自己,死了活該。

對待敵人,吳憂沒有半點兒同情心,且不說他能不能救,就算能救,難道要救一個敵人給自己找不痛快?

真是可笑!

只能說宋瑾之找錯了求救物件,也或許當時他已經別無選擇。

今日的暴亂,宋瑾之絕對是罪魁禍首之一,如果他不挑動讀書人對府衙發難,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若死,死有餘辜。

吱呀………

府衙大門被關上,所有的人都退了回來,吳憂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絃卻依舊緊繃。

哐…………

擁擠的人潮沒有終止,而是如波濤般衝擊著府衙大門。

巨大的聲響,讓嶄新的木門不停的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