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這次朝廷要收復永平四城以後,在孫承宗的命令下,祖大壽又帶著遼東鐵騎,進了山海關。不過,在這次勤王的過程中,遼東鐵騎關內關外倒跑得不嫌累啊!
但是畢竟來到的比較晚,所以祖大壽的遼東鐵騎也在秦良玉的軍隊和山西山東軍隊的後面行軍。還好,副將祖大樂和祖可法率領的遼東鐵騎先鋒,也總算是接應到了潰敗的山西山東軍隊。不過,他們也不敢再前行,要等到祖大壽率領的遼東鐵騎主力來了匯合以後再說。
當這三支軍隊匯合以後,收攏潰兵和重新整隊就化了好幾天的功夫。接著,他們就商議著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行動。因為這裡所有的軍將中,祖大壽的實力最強,所以雖然說是商議,但是也可以說是讓祖大壽做個決定。
祖大壽看著那些讓他做決定的軍將,他的心中暗想:“你們可都真夠缺德啊!現在軍隊這副模樣,還怎麼向前行軍呢?可是你們又不願意從自己的口中說出撤退,分明是讓我說出‘撤退’這兩個字,萬一追求責任的話,你們就要把屎盆子往我頭上扣了。”
不過,總歸要拿出個決斷,於是祖大壽說道:“朝廷要求我等收復永平四城,軍情絕不可怠慢。可現在攻城急需民夫,而此處被韃子禍害以後卻渺無人煙。事有緩急,因此,我等理應立即徵集足夠的民夫,再收復永平四城,以報皇恩。”
山西山東的軍隊徵集的那些青壯確實在後金軍打過來的時候,被殺以及逃了個乾淨,現在留下來也確實沒有幾個人。而在這裡,因為戰亂和韃子搶掠人口,基本上也沒有留下什麼老百姓了。
如果要徵集民夫,就一定要撤退到人煙比較多的地方。這祖大壽撤退的理由都說的這麼冠冕堂皇,不愧為官場老油條啊。
祖大壽的決定當然獲得了這些軍將的一致贊同,在派了信使給秦良玉的軍隊去送訊息以後,這三支軍隊就向來路方向撤退了下去。
其實在祖大壽的信使到來之前,秦良玉已經得知了山西山東軍隊潰敗的訊息。因為一些潰兵和青壯在慌不擇路之下,逃到了秦良玉的大營附近。而秦良玉把這些人收攏了一下,竟然也得到了三、四百人。
不過秦良玉一下子失去了後側這兩支軍隊的保護,也立刻停止了行動。因為探子派不出去,失去了耳目,不瞭解最新的戰況如何。所以,現在秦良玉的軍隊也只好就地紮營,一切等塵埃落定以後再說。
這時候的秦良玉,就召集了所有的武官商議軍隊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行動。絕大多數的武官都認為:現在自己的這支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孤軍,根本就沒有辦法攻下永平四城。所以為了安穩,軍隊就應該撤回去。
而另外一小部分的武官就認為,就把軍隊就地駐紮,反正秦良玉的軍隊所攜帶的糧草,夠整支軍隊消耗三個月以上。憑著堅固的大營,那些韃子的騎兵也不敢來攻打自己的。
可這兩種建議卻都不符合秦良玉的想法。不要看秦良玉是個女流,其實她的內心中,非常崇尚進攻。敢於主動找敵人來決戰。再說,就這麼灰溜溜地撤了下去,雖然撤兵的原因怪不到秦良玉的頭上,但是秦良玉總感到面子上下不來。
於是她看到吳世恭在一旁沉默不語,就點名問道:“吳千戶,你的看法如何呢?”
其實在吳世恭的內心裡也是贊同撤兵的,到時候和後面的明軍主力會合以後,人多也能壯膽嘛。不過,吳世恭剛才也在考慮一個問題。
於是,吳世恭就對秦良玉說道:“秦總兵,卑職剛才是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撤下去的話,這一路上也是一支孤軍,根本也沒有其他明軍相互照應。”
“而撤回去的路程,起碼也在半個月以上。而因為我們的撤退,沒有了牽制,韃子守城的軍隊就可以放手出來。他們會合了偷襲我們的那支韃子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