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需要解決火炮的後座力問題。原先火炮直射的時候,由於炮車架的後退,可以減少很多的後座力。而現在,曲射的火炮的後座力,基本上全部都要由炮身來承受,那火炮還吃得消嗎?

也只有在炮身後墊上很厚的緩衝材料了。為此,汝寧營中擠出了整整一百條棉被來。

當然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準備工作。例如:場地距離的劃分;火藥裝填量的進一步標準;模擬城牆和模擬船隻等等。反正這一切的準備又花去了十幾天的時間。

到了崇禎五年的十月二十二日,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上,一個科學發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事件發生了。汝寧營的曲射火炮正式試發射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六章神舟一號

“嘭!嘭!……”

一發發炮彈試發射著。整個試驗過程其時是相當枯燥的。火炮不斷地調整著角度要確定最佳的射角。但是一群軍官還是興致勃勃地在一邊觀看著。這軍營中的娛樂活動也太少了一些,還不如都來看熱鬧啦。

當吳世恭看到火炮調整和記錄角度很麻煩的時候,就提出了製作類似於現代的量角器的想法。這量角器的製作也根本不復雜,按照吳世恭的思路,河南軍中的工匠們很快就做出來了。

不過有了量角器以後,確實給火炮調整角度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於是對於吳世恭的妙想,汝寧營的軍官們都是狂拍馬屁。吳世恭一邊是享受著馬屁,一邊美滋滋地想道:“沒想到在大明朝做天才還是蠻簡單的啊?”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火炮陣地的水平問題。有著這麼多的人力,河南軍平整一塊火炮陣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這裡有個難題,並不能保證這個平整好的火炮陣地是和水平面平行的。要知道這裡可是山地。如果火炮架設到了傾斜的火炮陣地以後,因為發射角度的傾斜,火炮的射擊將會發生偏差。可是從肉眼又不可能觀察到火炮陣地是否和水平面平行。

最終一位工匠解決了這個難題。他使用了一大塊平木板鋪在火炮陣地上,再在木板中間滴水。如果水滴不滾動的話,那麼就證明了這個火炮陣地基本上是和水平面平行的。其實,這就是現代水平儀的雛形。

見到了解決了這個難題,吳世恭是大喜,順手就獎賞了那名工匠五十兩銀子。這使得所有的人都是幹勁高昂,所以以後的一些小問題也在群策群力之後都一一解決了。當然吳世恭也在之後。給予了立功人員大小不一的獎賞。

最終在試驗了兩天以後,終於得出了試驗的結果。由於山體太陡峭,汝寧營中三磅的火炮並不能夠運上山,而一磅的火炮威力又太小,所以這次曲射射擊叛軍的艦隻,就採用了那四門二磅的火炮。

確定完火炮的射角以後,工匠們按照這射角開始打造固定的炮架。而其他輔兵開始開闊道路,平整山上的火炮陣地。要做好火炮發射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而在這次試驗中,遲明的童子營中一位年僅十七歲的,名叫胡夢的少年。目睹並參與記錄了整個試驗過程。之後他對火炮的射擊曲線發生了很強烈的研究興趣。

在這以後,胡夢又主動報名加入了炮隊,並且逐漸成為了炮隊的彈道專家,後來積功成為了千總。

不過這位胡夢對於打仗沒什麼興趣。之後他主動退出了作戰部隊,來到後來汝寧營開設的軍校中。成為一名教授火炮彈道學的老師。

胡夢在軍校的生活就如魚得水了。他自己的研究和他帶出的八名最有才華的學生,幾乎奠定了這個時空的現代物理和化學的一大半基礎。並且最終發明出了高等數學。而胡夢也在這個時空中被尊稱為“科學之父”。

可目前的吳世恭還不知道身邊還有著胡夢這位真正的天才呢。當火炮試驗結束以後。吳世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