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拓跋真就是要讓皇帝作出選擇。是太子、皇后,還是蓮妃。

皇后覺得要抓緊時機,趕緊離開自己座位,攙扶蓮妃起來:“妹妹快起來,這一切都是太子過於輕信,差點冤枉了你啊!你身懷六甲,正是保重的時候,地上這樣冰寒,千萬別再跪著了!”

蓮妃滿面委屈,看著皇帝,皇帝向她點了點頭,她這才順勢起身,擦了眼淚,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可還沒挨著座位,就覺得肚子劇烈的抽動起來,她驚叫一聲,旁邊的女官連忙道:“陛下,娘娘情況似乎不好,請容許娘娘退下!”皇帝一看不對,連忙道:“快去吧!”眾位女官連忙招呼人攙扶著頭上滲出大滴汗珠的蓮妃下去。知道這是臨產的症狀,皇后的臉色越發難看,卻只能掛著笑容,外人看起來,那笑容實在是很扭曲。

李未央仔細觀察著皇后,見她的面色極其不好,眼下泛出青灰色,在周圍一大圈年輕貌美的宮女的陪襯之下,越發顯得蒼老,厚厚的脂粉也遮掩不住病容,看樣子已趨油盡燈枯之態。知道她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必定是命不久矣,李未央不由勾起唇畔,低下頭去。前生的這個時候,皇后已經死了,可是這一世,她卻多苟延殘喘了半年,這對於局勢,實在是一個無法捉摸的變數。可是不論如何用千年人參吊著性命,皇后也撐不過太久了,等她一死,太子和拓跋真之間的關係還會不會如此穩固呢?

看到蓮妃下去了,但眼前這案子還沒判決,皇帝看向太后:“母后以為如何?”

太后看著太子、拓跋真、拓跋玉,沉默不語。這三個孩子,都是她的親孫子。然而太子愚鈍,拓跋玉木秀於林,拓跋真心機又是深不可測……一場爭奪眼看就要在眼前爆發……她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阻止皇室這一出又一出的爭鬥。從前,她支援著皇帝一步步打敗其他兄弟登上皇位,如今,她必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孫子們互相屠殺,這就是皇室的宿命了。沒有誰能拒絕那個權傾天下的位置啊……她嘆道:“太子徒有意氣,不辨是非,是以為奸人所蔽,致有今日之事。哀家以為,太子雖無故意之心,卻有縱容之嫌,理當罰金百兩,作為賑災之用。陛下以為可妥當麼?”

皇帝道:“太后所命,朕自當遵從。這樣吧,太子和三皇子,各取五百金,充公國庫,並罰一年供奉。”從頭到尾,他們沒有提起那婦人,不是將她遺忘了,而是她已經是個必死之人。

太子鬆了一口氣,拓跋真的面色卻是微微發白,他知道,皇帝並不相信自己剛才的話,顯然,他把自己也看成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之一了。可是,為什麼呢——

此時的拓跋真不知道,李未央和蓮妃提前設計了張美人的事情,讓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已經跌至了冰點。不管他們今天怎麼說,皇帝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是設計了一切想要謀殺蓮妃。而且,太子和張美人勾結,不僅僅是與庶母勾勾搭搭的問題,還可能包含著其他的用意,比如借張美人窺探皇帝……這一切都是皇帝不能容忍的,可想而知,他對於這兩個結成派別的皇子是什麼樣的看法。換句話說,拓跋真此刻越是作出幫助太子的模樣,皇帝越是認為她們倆嫉妒拓跋玉,更加憐憫七皇子勢單力孤。

李未央太瞭解皇帝了,當一個兒子勢力顯得很大,另外一個兒子顯得孤單,他就會對那個孤單的表現出撫慰、同情,甚至給予暗中的扶持,而對那個強大的給予可怕的打壓。這就如同平民家中,所謂對兒子們一碗水端平,根本是做不到的。大多數的父母會看哪個貧窮一些,便會劫富裕子而幫助他,這就是家族中的“劫富濟貧”。

護衛們將那哭泣不止的婦人和兩個孩子都帶了下去,李未央看著那兩個孩子都在瑟瑟發抖,微微地閉上了眼睛,彷彿是被燭光照地眼睛發酸。孫沿君嘆息道:“稚子何辜。”

李未央睜開眼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