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頭露面有失體統,企圖把許穆夫人攔截回來。許穆夫人堅信自己的主張是無可指責的,她決不反悔。面對許國的大臣的無禮行為,她怒不可遏,義正詞嚴地斥責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悶”(《載馳》)。意思是,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說我渡濟水返衛國不對,也斷難使我改變初衷;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要遠大得多,我的思國之心是禁錮不住的。許穆夫人拯救衛國的決心不可改變。

不久,戴公病歿,衛人從齊國迎回公子毀(許穆夫人的另一個哥哥),即衛文公。衛國得到了齊桓公的支援,齊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兒子無虧率兵三千、戰車三百輛前往衛國。同時,宋、許等國也派人參戰,打退了狄兵,收復了失地。從此,衛國出現了轉機,兩年後,衛國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復了它在諸侯國中的地位,一直延續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這一切和許穆夫人為復興衛國而奔走不懈是分不開的。

許穆夫人的詩飽含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現在我們能讀到的是收集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竹竿》、《泉水》、《載馳》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詩中描寫了許穆夫人自己少女時代留戀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異國,卻時常懷念養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鄉之作。《泉水》寫夫人為拯救祖國奔走呼號的種種活動及寄託她的憂思。《載馳》抒發了夫人急切歸國,以及終於衝破阻力回到祖國以後的心情。詩中突出地寫出了她同阻撓她返回祖國抗擊狄兵侵略的君臣們的鬥爭,表達了她為拯救祖國不顧個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決心。在這些詩的字裡行間中,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吟詠起來仍震撼心扉,不忍釋手。

九為寡婦夏姬

春秋時鄭穆公之女。初嫁子蠻;子蠻早死,繼為陳國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與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私通。徵舒射殺靈公,孔寧等奔楚,請楚師伐陳。她被楚莊王所俘,送給連尹襄為妻。襄老戰死,她從申公巫臣謀,託詞歸鄭,後申公巫臣娶以奔晉。

夏姬自幼就生得杏臉桃腮,蛾眉鳳眼。長大後更是體若春柳,步出蓮花,羨煞了不知多少貴胄公子。由於母親管教嚴格,並無私相授受的機會,但卻異想天開地編織了不少綺麗的夢境,也許是幻想,或者是真有其事,在她及笄之年,曾經恍恍惚惚地與一個偉岸異人同嘗禁果,從而也得知了返老還童,青春永駐的採補之術。之後她曾多方找人試驗,當者無不披靡,因而豔名四播,於此也就聲名狼藉,她未出嫁時,便與自己的庶兄公子蠻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蠻死去。父母迫不得已,趕緊把她遠嫁到陳國,成了夏御叔的妻子,夏姬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

夏御叔是陳定公的孫子,他的父親公子少西字子夏,所以他就以“夏”為姓,官拜司馬,算是陳國的兵馬總指揮。由於他是國君的孫子,因此在株林地方有塊封地。夏姬嫁給夏御叔不到九個月,便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雖然夏御叔有些懷疑,但是惑於夏姬的美貌,也無暇深究。這個孩子取名夏徵舒,夏徵舒十二歲時其父病亡,夏姬隱居株林。夏徵舒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身體結實得活像一頭小牛犢,十歲以後騎在高頭大馬上馳騁如飛,時常跟著父親在森林中狩獵,有時也與父親的至交孔寧、儀行父等人,一齊騎馬出遊。 徵舒一邊讀書一邊習武,十二三歲便顯示出一股逼人的英爽之氣,為了承襲父親的爵位,被送往鄭國深造,以期待將來能夠更上一層樓。 鄭國文人薈萃,地當交通要道,向稱禮儀之邦,不管是軍事、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均較偏僻的陳國進步許多。夏徵舒以鄭國外孫的身份,自然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從而也造成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

夏御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