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或許可以邀請他到北京鋼鐵學院來任教。學校正好要組建生物系,如果拿出一個職稱相等的教職,再加上北京戶口,解決老婆工作……一套宿舍,應該還是有機會的。”塗憲暗自做著計劃。
……。。。
第214章 東風尚幼
塗憲一路順利的來到南湖市,想到要去的是下面的鄉鎮,出於各種考慮,乾脆找到了南湖市科委,詢問當地的情況。
塗憲拿出了北京鋼鐵學院的工作證,立刻得到了南湖市科委的熱情接待。
這不是南湖市科委的服務態度好,純粹是因為塗憲的地位使然。
8o年代的大學教師還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因為他所在的學校和掌握的專業知識而有所不同。
但一般來說,大學教師通常都掌握著其他單位和企業急缺的知識,
比如西堡肉聯廠去年玩不轉的排骨罐頭生產線,你想要不賠錢,領導不想被上級批評,職工幹部不想少獎金,你就只能找掌握技術知識的人幫你忙。
在21世紀,大部分的公開技術都有很多人掌握,即使是比較高階的技術,掌握它的專家學者也不止一個,同領域開會,怎麼都能裝滿一家酒店。國內實在找不到人了,去外國請人也可以,專業的技術諮詢公司滿街都是。
若是要求不高,像是楊銳那樣的研究生,湊吧湊吧,查查資料,也能對付著用。
但在1983年,甭管公開技術還是非公開技術,掌握的人都非常少,大部分技術,放在那裡也沒人看得懂,更多的是找資料都不知道怎麼找的人,稍微高階一點的東西,搜遍全國,也就一兩個人能做。
但反過來說又不同了,懂技術的人,往往不止掌握著一門技術,而是掌握著多門技術,找他們幫忙的人很多,而他們的時間又有限。
這個年代為什麼那麼多明達人,為什麼那麼多技術革新能手,那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自學成才者,也是當前中國解決技術問題的無奈小路。
等到2o年以後,當國家培養出上千萬大學生的時候,類似的新聞報導就很少了。工人改進了技術是新聞,大學生改進了技術就不是新聞了。
稀缺的知識,在8o年代的中國,完全可以當做是一種異能般的存在。
塗憲作為北京鋼鐵學院的講師,相當於一名剛入門的科學魔法師,南湖市科委的人不見得現在能用得上他,可也不必吝嗇笑容。
一名年輕的辦公室文員被派了出來,不光給塗憲介紹當地情況和注意事項,還專門陪著塗憲上車,幫他買票,並給司機囑咐了之後,才最後離開。
塗憲舒舒服服的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就等著車。
旁邊的老漢既是無聊,也是好奇的問:“你是省裡的幹部吧,是去西堡中學的?”
這次輪到塗憲好奇了,問:“您怎麼知道?”
“你這衣服,我在南湖市就沒見過,鞋也是,新嶄嶄的,在咱們南湖市,可沒人這麼穿。”老漢很有福爾摩斯的潛質,倒也是現在的商品少。
不止是南湖市,平江市也沒有什麼成規模的衣服市場,普通人買衣服都是去百貨公司,而百貨公司的商品,都是放在那裡很多年了,有的型號,從6o年代開始賣,賣到8o年代末還在賣,工廠也毫不放棄的繼續生產,連生產線都不用換,省錢是真的省錢。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就不同了,雖然不至於像二三十年後那樣色彩繽紛,人們的選擇總是要多一些,百貨公司也不至於只有一個。
塗憲儘管是一般教師,但他或者老婆排排隊,總能買到不錯的物件,這是河東省人比不了的。
塗憲看看周圍來往的人,不由笑了,說:“我是外地來的,不過,您怎麼知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