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比這篇文章一點也不遜色的是《自然》本身的彩色印刷術,而創刊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介紹這種印刷術的《世界為什麼彩色的》。介紹的是唐寧的“猜想”,人的眼睛可能透過三種細胞識別色彩,即紅、綠、藍三原色。三原色不同比例的混合便能產生所有顏色,這是有力證據。由這個原理,可以推理出一種彩色印刷術,即:使用三原色的陰圖青、品紅、黃色,便可印刷出所有的顏色。此時的主流彩色印刷尚處在使用幾十種顏料的矇昧階段。
青、品紅和黃色是減色法原色,因為每種顏色代表的是從白光中減去一種加色法原色所剩的兩種加色法原色。青色、品紅色和黃色是顏色印刷中三種主要的顏料。在這三種顏色在印刷中組合在一起,可以對原稿進行合理的印刷,但實際情況下並非如此。由於油墨顏料的限制,所產生的較暗的顏色比較髒、發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製作一張黑版,以改善暗部的顏色,提高影象的反差。
看到這裡,科學家、發明家們估計已經飄欲仙,但最精彩的還在後面,透過對影象照相3次,每次都用相對應顏色的濾色片過濾不同的光線。經過分色以後,所需的結果是3個灰色影象,其分別代表原稿的紅色、綠色和藍色的成份。這麼一來,是彩色照相技術!當然了,印刷油墨不能混合,出於這個原因,每次只能在紙張上的某個位置印一種顏色的油墨。印得靠近的不同顏色產生的視覺混合,給觀看人員連續調影象的概念。這就是三原色印刷廠的技術機密了。
而《自然》創刊號就是透過這種照相技術和印刷技術,拍攝了思陀園的諸多美景,又拍了國會大廈、大本鐘、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著名景點,這個比任何說明文字更震撼人心。
這是創刊號的兩大重磅炸彈,還有一些是唐寧請來的科學編輯向各領域科學家約稿的沒那麼重要的論文,當陪襯。
胡克本來是隨手翻翻,沒想到一看就被三原色的論文迷住不可自拔,直到全部看完,把彩色照片全部欣賞一遍,才激動地表示:“我們環球旅行時要是有彩色照相技術,簡直太完美了,很快就會有這種照相機賣的對嗎?”
唐寧說:“我們正在研發一種行動式的彩色照相技術,你的夢想會實現的。”
由於專案太多,很多事情唐寧不是特別重要的就交給聘請來的科學家去實驗,比如他對照相技術只給了團隊一個方向“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即使膠捲,三層鹵化銀就是彩色膠捲。顧名思議,這種材料可以捲起來方便攜帶。電子閃光燈的研發也在進行中,指明的方向是主要由燈管,電容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其發光應用高壓放電發光原理,即先為電容器充電,在觸發時,燈管內充的氣體(氙氣或其他惰性氣體)受電容放電瞬間形成的高壓電場電離而發出極其強烈耀眼的可見光,而完成閃光任務。
以上這些達成之後,沒有光學取景器的話對照相機的體積也沒有什麼大的幫助,現在的攝影師要拍外景的話必須揹著一個大箱子,因為他們的取景器是一大塊玻璃!不懂光學的孩子傷不起啊,而唐寧的另一個方向就是使用旁軸取景器將這個尺寸減小三十分之一,也就是現代照相機的正常大小。
唐寧是徠卡的粉絲,所以他欣賞旁軸取景方式,這種方式使用兩個不相干的光路,所以體積超小,而單反需要一個五稜鏡來統一取景器與鏡頭的光路。
這一次訪問邱園的主要目的沒有達到,最後,在胡克的建議下,採取了懸賞的方式,從巴西走私橡膠種子,每一千粒10英鎊。巴西帝國是葡萄牙人的地盤,自從橡膠硫化工藝發明以來,這種材料的價格日漸上漲,在巴西的帕拉州已經出現了“橡膠淘金熱”,大量移民跑到亞馬遜原始叢林裡去找野生的橡膠樹,因為此時並沒有形成規模種植園,這也是為什麼橡膠原料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