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用多談什麼,有蘇尚香的屬意與幫扶,文工團意外地好進,陶湘也就喝了杯茶的功夫,就與對方說定了入團與待遇的事。

正規編制的團員一個月能有三十四元的工資,與四十斤的定量糧食,逢年過節還有福利禮品,可謂是個相當豐厚的金飯碗了。

因著馬上要過年關,團裡活動多,騰不出時間來帶陶湘,蘇團長索性讓陶湘先回旮沓屯準備好審查資料,等過完年出了正月再直接入團。

陶湘身為烈士子女,家庭成員與社會關係簡單,因此文工團只需要她原戶籍街道上開具的烈士家屬證明及臨近親屬的相關情況介紹。

這些都是去封信給陶家叔嬸,讓他們幫忙準備好寄過來就能解決的事,陶湘直接應下,蘇團長給出的時間相當富裕,一個月的時間應該足夠陶家將材料加急寄出,多付些寄費罷了。

兩人談笑間商量好入文工團的事情,蘇尚香半開玩笑道:「趁這段時間你再好好休息,到時候等進了團可就要忙起來了……」

屆時每天大量的訓練必不可少,旮沓屯離得縣城也遠,路上一來一去怕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陶湘彎唇默默思量著,邊將杯中的茶慢慢喝完,也沒有久留,旋即告別起身離開,以上這些留到日後再考慮也不遲。

她今日還有得忙活,得去縣城裡的郵局給陶家夫妻倆寄封加急信說明緣由討要材料,還要去趟供銷社買答應給老漢的香菸與其他準備過冬的東西,最好再去國營飯店換上一些饅頭花捲等可以充當主糧的適口食物,還有顧老交代的空藥水瓶子也不能忘……

劇院外的雪下得更大了些,雖還沒有積雪出現,但晶瑩剔透的雪粒子依舊洋洋灑灑地落下,掉在人臉上冰冰涼涼,好一陣顫慄激靈。

天色越到過年越像是晚晴,一下子變得昏暗落寞下來,人來人往的街頭彷彿披上了舊時日的濾鏡。

陶湘裹緊了身上的毛料襖子,拎著自己的籮筐,疾步走進了這舊相片的場景中。

她去郵局借了紙筆臨時寫好信件加急寄出後,又來到供銷社採買,供銷社裡依舊還是一片繁忙景象,比起以往有過之無不及。

辦好事情的陶湘人逢喜事精神爽,逮著空子就往裡頭櫃檯邊上擠,不拘什麼臨時供應的鹹魚、鴨蛋,或是油鹽、炮仗,只要是她有相應票證的,都買了丟進筐裡,等著回去給陳阿婆料理。

不一會兒,她手中臘月裡新發的機動票就花了個七七八八,也就是縣城供銷社的規模大,貨品的種類與數量也多,不然陶湘還真買不到這麼全。

與其相比,遠在千里之外的陶家叔嬸過得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

夫妻倆雙雙下崗,家裡的事一團糟亂,名聲不好的他們地位在火柴廠家屬區裡也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日子過得拮据不說,還要承受別人愈發異樣的目光與風言風語。

眼下1966年末,南方罕見地竟比北方先開始下雪。

陶湘這邊才剛雪花飛揚,南方的火柴廠家屬區已經積滿了沒過腳面的厚雪,行人踩過,「吱嘎」作響。

陶家夫妻倆工作斷檔了幾個月,連火柴廠往日裡常發的年禮也沒分到,為了節省糧食,頓頓都只能煮些薄粥吃下,沒有收入的城裡人一時過得連鄉下人都不如。

沒有源源不斷的工資維持生活,兩人全靠以往的積蓄撐著,勉強維持家中的體面,只是驢糞蛋子表面光,僅有他倆才知道家裡到底什麼境況,短時間內餓不死,坐吃山空也維持不了多久生計的現狀。

寒風穿過筒子樓裡的每一個角落,陶家嬸嬸用圍巾裹著面容在屋外避風口生爐子,她特意提前了時間做飯,就為了能趕在廠裡大部隊下班回家屬區前做好端回屋裡,順便等外出找活做的丈夫回來。

充作燃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