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成奇異壯觀的人文之美,使之享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之美譽。福慶寺建於14oo年前的隋代初期。據碑文記載,隋朝隋煬帝女兒南陽公主曾在此出家為尼,度過了62個春秋。山上主要建築有書院、萬仙堂、橋樓殿、大佛殿、藏經樓、公主祠、碑亭等。所有建築依山就勢,小巧玲瓏,或建於斷巖,或跨於險壁,斗拱飛簷,構造宏麗,雲蒸霞蔚,頗為壯觀。構成蒼巖山景區的核心是“蒼巖三絕”:一絕“橋樓殿”。橋凌駕於百仞峭壁之間,仰視藍天一線,俯萬丈深淵。形制如同趙州橋敞肩拱式。橋上建樓,雲飛樓動,樓內建殿,殿內三尊大佛。真是“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不是仙境勝似仙境,疑是天堂落塵埃。現為中國三大懸空寺之一。蒼巖山
二絕“白檀樹”。檀林如海,行人幾不盈尺;流水潺潺,亭榭掩映其間,別緻獨到,嘆為神工。檀樹樹根裸露,盤抱巨石,沒皮沒心,奇姿異態,有的形似鴛鴦、有的形似盤龍、有的形似臥虎…許多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樹齡,為檀樹之王,樹枝延伸周圍米,其樹幹中空能容一人在樹內休息,令人歎為觀止。大大小小的檀樹佈滿蒼巖山澗,遠看檀林如海,遮天蔽日,實為避暑的絕好去處。三絕“古柏朝聖”。上萬棵千年生的崖柏、沙柏、香柏生長於懸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態,無論矗立、側出、倒懸,不分南北東西,都朝著南陽公主祠的方向生長。蒼巖山有著名的十六景,景景入勝,步步宜人。為:巖關鎖翠、風泉漱玉、書院午蔭、碧澗靈檀、懸登梯雲、橋殿飛虹、峭壁嵌珠、絕獻回欄、空谷鳥鳴、懸崖奇柏、說法危臺、虛閣藏幽、尚書古碣、陰崖石乳、竅開別天、爐峰夕照。蒼巖山廟會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為每年陰曆三月和十月。三月廟會尤為盛大,每逢此節香客雲集,熱鬧非凡。蒼巖山廟會源於對蒼巖聖母的崇拜。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在蒼巖山出家後,利用在宮中學到的醫術在當地治病救難。她恩澤四方,留下許多動人故事,她涅盤後被尊為蒼巖聖母。現在廟會已展成為一種民間藝術表演,人們自組織各種極具井陘當地特色的民俗活動:拉花、皇槓、耍獅舞龍等等前來助興。井陘名在關險,秀在蒼巖。蒼巖之秀在於山奇、石怪、林異、境幽,巖關鎖翠
更有橋樓奪造化之功,古剎增山林之色。多少遊人山中醉,古今題詠石上留。山前,流水滌魂;谷中,檀香沁肺;聽清韻流自好鳥,看萬景臨之諸壑;履懸蹬可入雲表,壯同劍閣;跨飛虹而踐天塹,絕並龍門。雲霧繚繞,幽情於神話;重巒無際,寄遐思於河山。忽臨碧虛,幸有危欄;一凌絕頂,竟至桃源。情景如此迭宕,名山可謂不虛;氣勢磅礴雄峻,風光實甲太行。著於筆端,膾炙人口的“蒼巖十六景”,將這古老的寺院山林,化作一幅幅畫圖展現出來。
巖關鎖翠
蒼巖東峰斷崖在半腰伸出西轉的山坡與西峰斷崖之間形成山口,福慶寺山門巧借山勢,建在口上,茂林、深谷盡掩其後。西峰斷崖在西北半里許,又同鑾臺堖形成鑾台山口,山門,牌樓皆隱寓其內。故不進鑾臺口,無由見山門,進了鑾臺口,仍不見檀林。輕搖巨壁第一景,“巖關鎖翠”接蒼穹。風泉漱玉
風泉漱玉
一進鑾臺口,豁然而見:層巒南北一峽谷分,白鶴泉(寺河)水過山門,灘中嶙峋石點點,澗上清風拂俗塵。山峽清趣,使人別開生面。福慶寺山門牌樓,臨水而建,有石磴伸向水中。即便在乾旱的季節,這裡清泉依然不涸。山下人家,汲清泉而飲,水味甘冽。據傳,曾有白鶴成群,棲息溪邊。溪水穿石,淙淙泠泠,如鳴佩環,石蟹成群,遊鱗可數。“風泉漱玉”滌人情懷。
書院午蔭
自水邊拾級而上,進入山門,景色一變:一片蔥蘢眼欲迷,南嶺如屏與天齊。棟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