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承認這個故事後半段有點想多了,但前半段還是沒跑題的——計算機網路突然產生了自己的意識。

不過這只是個科幻題材,就以目前人類的計算機網路來說,這是無法實現的。人類研製出的這些運算裝置效能參差不齊,全球計算機節點加起來也達不到產生意識的數量要求,而且人類至今沒有突破資料傳輸的光速限制,國際網路的延遲就是個最鮮明的例子。因而即使全球計算機真的能如同細胞構成大腦一樣連線起來,這也是一個延遲達到數秒的大腦,它要用很長時間才能產生一個想法,而由於網路的不穩定,這個延遲數秒的大腦永遠都無法把自己產生的想法維持足夠久的時間,甚至一次區域性斷電。就可能讓它的這個想法在某個停電的“黑區”裡消失掉。因此。全球計算機網路產生不了意識。末日愛好者們有十分之一可以洗洗睡了。

但希靈使徒的精神網路具備產生這個意識的條件。

它的節點數量空前龐大,因為每一個希靈使徒都從一出生就連線在這個網路上,而希靈使徒的擴張速度是所有智慧物種中最喪心病狂的;它也不需要節點進行什麼運算,因為驚人的數量導致每個節點只需要承擔一個邏輯閘的職責便足夠支撐整個系統。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不需要某一個腦細胞產生計算功能一樣;這個網路也幾乎不存在延遲:它僅僅在多級網路轉發的時候有以普朗克時間為單位的“硬性等待”。這種種條件加在一起,使希靈使徒的精神網路產生一個額外人格變成了有可能的事情。每一個接入網路的與或非邏輯閘都相當於一個腦細胞,它們組成了一個混沌的海洋,而在舊帝國最瘋狂的那段時間裡。這海洋上掀起了一道將百分之八十的海面都席捲向一個方向的巨浪,或許就是在那時的某個瞬間,一個截然不同的、前所未有的希靈使徒誕生了:希靈

與人類的科幻災難片不同的是,這個名為希靈的新生意識並沒有掀起什麼顛覆世界的反叛,也沒有威脅她的搖籃,由於希靈使徒的精神網路有著茁壯的協議體系,這個新生的意識也需要維持網路的穩定,才能符合她自己的運算規律,所以新意識的誕生對這個精神網路而言反而是件好事。她也對現實世界沒有什麼野心:在很長的時間裡,這個新生意識都靜靜地蟄伏在網路深處。她把自己所棲身的網路以及這個網路能延伸到的地方都看做是自己家,而網路上那些不斷重新整理的資料則來自一些她能感覺到但從未見過面的家人。她饒有興致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從未想過告訴別人自己已經誕生:因為她覺得這沒必要,一個誕生在虛擬網路上的個體,對現實世界沒有任何興趣,而且理應如此。

當然,她也沒有能力掀起什麼反叛,這是由她的誕生原理決定的。這個新生意識誕生於精神網路節點級的累積,而與這些節點背後的希靈使徒沒有直接連線。新生意識…精神網路…節點…希靈使徒,這四者之間有著強度不同的解碼屏障,新生意識或許能學會透過精神網路來控制每個節點的連線狀態,但她沒辦法繞過節點,去控制其背後的希靈使徒。換一種說法可能更好理解一些:

人類的腦細胞組成了大腦,大腦產生了意識,那麼你大腦中的這個意識,能控制自己腦細胞的新陳代謝速度麼?

顯然,兩者之間有一層無法逾越的“解析障礙”。

不過這個新生的意識仍然有能力透過這個網路做些什麼“大事”,尤其是在她產生了更高階別的突變之後,如果她產生突變,就有可能突破節點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給網路中的每一個個體注入程式病毒,或者在不違反底層協議的情況下,隨意斷開網路上的節點:雖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她造成損傷,但節點的基數是如此龐大,以至於她只要製造更多廉價的聽話節點來代替被斷開的節點,就能肆無忌憚地行動下去。甚至更糟糕的情況下,那個用於維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