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
南京城裡最近氣氛不要太快活。勝利的捷報一次又一次的傳來,鑼鼓喧天,披紅掛綵,人聲鼎沸。簡直比過年的時候都要歡快雀躍!
老百姓們議論著復漢軍北伐隊伍的‘風捲殘雲’,一次次的將復漢軍與當年的大明朝相提並論。富商大賈們則一邊談論著陳漢的江山穩定,另一頭又議論著銀行下個月就將正式發行的土地債券。
這種不記名的債券,根本是東北關外的土地,面額分金圓券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六種;銀圓卷,一十百千萬,五種!土地債券按債券面額十足發行。
利息十分的低,年息只有極少的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而它主要的作用是可憑藉此債券在將來從東北套取相應的土地,東北的田價只有三塊銀元一畝,《中原日報》這兩年沒少報到滿清在東北的大規模墾殖,而滿清為了鼓舞自己人的信心,也在邸報上大肆宣傳墾殖的效果。很明顯東北這塊往日在漢地百姓眼中的荒涼苦寒之地,是一塊不錯的土地。縱然每年只能種一季糧食,那價值也不是三塊銀元就可以買到的。
銀行十足發行的土地債券,朝廷讓利就讓在了這方面了。如果將來你不想要東北的地了,五年之後還可以從銀行足額取出自己的本錢。
復漢軍這次出臺的土地債券,彰顯了自己一統天下的決心,陳漢不是趙宋!
而江南經過兩年時間的恢復和發展,經濟大幅度繁榮,一個個新出現的富商富豪,一個新出現的工商階層,剛剛積蓄了一點力量,正要對外探出自己的爪牙撲食獵物,土地債券的出現瞬間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對於中國人來說,土地是一個繞不開的情結。而且朝廷發行土地債券,甭管說的多麼天花亂墜,也不能掩蓋一個朝廷缺錢的事實。
這實際上是朝廷拿未來的東西來做抵押,向普天之下的所有百姓‘借錢’!
普通的平頭百姓不需要多少,可對於新興的工商階級,還有傳統的商團商幫,這就是一個他們向陳漢表忠心的平臺啊。你買了十萬銀圓卷,我就買了五萬金圓券,這朝廷肯定會看在眼中的啊。
而且甭管怎麼說,自己不吃虧啊。這種債券沒有失效期,每年還有一厘的利息,好歹人家拿出了東北的土地,比之滿清時候的‘勸捐’可好的太多了。
而除了這個震動了整個南國的土地債券的問題外,朝廷還第一次放出了兩個私營銀行名額,這訊息一經爆出來,比土地債券給南國商界帶來的震動都半分不少。
國字號的幾所銀行現在的發展態勢如何,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小額貸款一開始雖然壓得陳漢都要喘不過起來,可他們最終支援了下來。當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存到國立銀行吃利息的時候,這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好的良性迴圈了。各地的高利貸行業都遭受了重大的打擊。而當支票這個東西越來越多的通行於中國商界後,銀號錢莊也受到了絕大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商人把錢存入銀行而拿取那一張張支票,後者在中國大額的交易當中越來越普遍的被用到。
尤其是銀行部門辦起的那個《財經日報》,越來越多的對西方銀行的發展程進行介紹和剝析之後,銀行的作用就越來越清晰的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雖然中國的商人從不敢奢望自己辦了一家銀行後獲取貨幣發行權,尤其是紙幣發行權,可一個銀行對於一個區域性商團商幫的重要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
陳漢現下的控制區內還存在的商幫就依舊有五個:徽商、蘇商、浙商、粵商,以及京商。
現在沒有洞庭山幫了,遭受到劇烈打擊和摧殘後的洞庭山幫整個融匯進了蘇州商團,而徽商則實力依舊鼎盛,即使復漢軍摧毀了揚州的鹽商,徽商還有很大的資本投入進了工商浪潮中來;而浙商就是原先的寧波商團為主體,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