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魚米之鄉,是緬甸的精華所在,這裡要是變成了一副爛攤子,不管是暹羅還是中國都有的事情要收拾了。

人總是貪得無厭了。陳鳴一開始只是對緬甸這塊土地上心,後來就覺得緬甸是國防軍經營印度的最好根據地,在這裡遠比藏地對印度更方便伸手。慢慢的,陳鳴把這裡看做是國防軍立足於南亞次大陸的根本之一,從這裡溝通錫蘭,可以很好地對印度的東海岸造成影響。所以保證其民間的安定穩固也變成了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陳鳴不希望的到的是一個破爛攤子。陳漢國庫的鈔票本身就捉襟見肘,可沒有餘錢去填那個無底洞。

古今以來數千年,每到政權更換之時最苦的就是民間,戰亂禍及到的生靈何其之多。之前發生在中國、朝鮮和日本的一幕幕已經充分表明了這一點,這其中即包括一貧如洗的平民,也有家有餘財的地主、商人。興亡天下百姓苦嘛!

民間大亂,受影響最深的是地方的佔領軍。戰爭是一個十分耗費金錢的事情,如果佔領區內沒人再去繳納賦稅,那絕對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如果戰爭中的軍隊在補給、軍餉各方面不能得到充裕的滿足,這些佔領軍會去乖乖的喝西北風嗎?當然是不會了。那麼自然而然的‘搶掠’這一現象就出現了。當初的復漢軍都免不了的一些事情,暹羅人處於對緬甸的痛恨,那更不可能完全禁止了。於是乎,一個惡性迴圈就出現了。

正是考慮到這一方面,中暹聯軍才沒有在佔領初期就進行清洗活動。那怕這樣一來會在地方上留下許許多多的忠緬派。可為了地方城鎮的安定,他們也只能如此了。當然了,基本的、必要的清洗還是需要做的。比方說那些生命差勁的、禍害一方的傢伙們。暹羅軍隊樂意剷除了這些家族,好給自己的金庫多增加一份資糧。再有就是平反一些冤假錯案,一些民意較大的冤假錯案很快就的到了糾正。如此一來中暹聯軍在緬甸民間的聲譽多少就會獲得一些,再添上聯軍相對的嚴守軍紀,很少有擾民之舉。所以仰光、勃固這些城市中的緬甸人反抗情緒已經在削弱了。

人,始終是要生存下去的。不論在怎樣一個環境下。三角洲的孟族人在經受了二十來年前的亡國之痛後,現在再經了第二次,這感覺可要比第一次輕得多。

而且在另一方面看,只要聯軍能夠在戰場縱橫披靡,贏的一場接著又一場的勝利,讓這些人看到改朝換代的希望,那麼他們最終會倒向勝利者的,這將是必然的。

這個世界上還沒出現過全民族面對外來者侵略都寧死不屈的人。在敵人強大的不可比擬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跪下自己的膝蓋。

但是想要在緬甸戰場上贏的一次次的勝利,又要儘可能的減少戰爭支出,單靠聯軍的力量明顯是不夠的,他們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所以招募偽軍就是在所難免的。

緬甸的南方是孟族的傳統聚集地,仰光、勃固、勃生,整個三角洲地區都居住著大批的孟族人。前文中也有介紹,緬甸的史就是緬族和撣族、孟族的爭鬥史,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有自己的文明和國家。

中國的隋唐時代,孟族在緬甸南部建立了直通、墮和羅、彌臣、崑崙、土瓦、丹老等國,其中最著名的是“漢達瓦底”勃固王朝。幾百年後的宋仁宗時代,緬族蒲甘王朝(緬甸第一統一政權)國王阿努律陀統一了緬甸全國。他以直通國拒借上座部【緬甸佛教傳承】“三藏佛經”並出言侮辱為由,出兵南下消滅了直通國,活捉孟國王“馬努哈”為蒲甘佛塔奴。後來這個王朝為蒙古忽必烈所滅。當時孟族就以勃固城為中心,復興了“漢達瓦底”勃固王朝。明朝中晚期,“漢達瓦底”勃固王朝再次被緬族的東籲王朝(緬甸第二統一政權)莽應龍征服。隨後只要有機會,“漢達瓦底”勃固王朝又東山再起。如此一直到孟族反過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