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門是平時朝臣門進出帝宮的主要門戶;

為了方便大臣們在這裡下轎、上馬,建了個大大的廣場。

廣場中距宮門三丈的距離有一條明顯的界限,那是用紅顏色的宮磚鋪成的一條界限。

京城裡的人都知道那條紅線的另一邊百姓不許跨過,那後面就是帝宮禁地。

即便如此,不屬於帝宮禁區的東華門廣場面積也很大,大得容納千把人不成問題。

夏澤舉著奏書來東華門廣場,走到那條紅線前不遠處站下,把奏書先交到左手,用右手把身上穿的素白細布袍的袍襟撩起,從容地跪了下去。

此刻,跟著夏澤一起來到東華門的太學生大約已經八百多人;

而遠一點,跟著看熱鬧的人就更多。

見夏澤舉著奏書在宮門禁區前跪了,除個別太學生猶豫著往後悄悄溜外,絕大部分也跟著跪了;

一時間,東華門廣場黑壓壓跪了一片年輕人。

……

剛才夏澤往宮門行進的時候,跟在他隊伍裡有幾個年輕太學生一直在小聲嘀咕;

半途時,其中有三個轉身往大學館裡跑。

就在以夏澤為首,眾太學生跪在廣場,等著宮裡有關官員出來的時候,早前跑回學館的那三名太學生又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

他們在旁邊一塊空地鋪開一大塊白色絹帛,又在旁邊放了塊硯臺和幾根毛筆,先是幾人自己在上面簽下名字,然後對著跪著的眾太學生喊道:

“眾位學兄,今天來此上書,不僅僅是夏澤學兄一人的事,有願意具名的,請來這裡簽名。”

原來,這幾名太學生在路上商量,夏澤此舉勇是夠勇,可就他一人上書,也太勢單力薄;

於是,他們一商量,就跑回學館,扯了學舍先生教案上的絹帛趕了回來。

聽這幾位太學生一喊,又見他們幾位先簽了名,再看看前邊舉著奏書從容而跪的夏澤,這些熱血沸騰的年輕學子們二話不說,就湧到絹帛前去具名。

早有宮門值守兵士將東華門前有眾多太學生聚集的事報給了東華門執事房,此時已過了上朝時間,東華門執事房管事的是一名負責日常收攬各地送來的各類文書奏章的文筆書辦,還有一名負責東華門日常維護管理的內廷宦者。

聽到東華門有一些太學生跪門,這兩位在大門這兒算是“話事”的都覺得奇怪,

太學生沒事幹,跑東華門來跪著幹嘛,吃飽撐得吧!

兩人接報,一路小跑著朝帝宮門外跑去

……

等跑出東華門,看到廣場上跪的人,這二位有些發矇;

這……

這哪是一些,

這明明是大量好不!

或許是他們官職卑小,在他們的記憶中,大夏朝自有東華門這處廣場,何時跪過這麼多人!

……

看著廣場上黑壓壓地跪了一片,這東華門一官一宦的大門管事忙上前連聲詢問發生何事!

等問明來由,這二位就不是發矇,而是發傻;

徹底傻了!

這些太學生們跪在這裡竟然是要上書彈劾當今權勢熏天的內府大總管趙興義、趙老公公。

這麼驚天的資訊完全超出了這兩位門官的認知,也超出了他們能處理的許可權範圍;

如果是幾個人,如果來頭不大,就這麼在帝宮門前跪著,就那位管理宮門的宦者都能兵士來把人轟走或者拿了送京都府衙了;

可現在是黑壓壓也不知幾百人,而且還是身後不知站著什麼大人物的太學生。

這二位想都沒想,只是和跟來的守門軍士頭領囑咐了句:

小心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