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的這種做法雖說是有悖潮流,不過不失為一種策略,其實那是一個思維開放的年代,只要你可以成功,採取什麼辦法都行,包括劉備,人家已經*裸的說了:曹操的成功之路是殘暴,我不能模仿他,否則的話肯定不會成功,因為這方面他做的是最好的了,我要想成功,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大行仁義!

一言以蔽之,成功就是要不走尋常路,放在咱們現實中,就是名人傳記之類的書,不管寫得多麼聲淚俱下,都不要當真,看個樂子就可以了,是不是自己寫的是次要的,關鍵是跟著他們學的話註定一事無成,所謂的經驗只能保證你不犯這個領域的錯誤,而不能保證你成功,所以,閱讀名人傳記除了加點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及豐富名人和書商的腰包,對於渴望成功的讀者來說,沒於任何實際意義,包括我正在碼字的三國,當小說看,當學術研究都行,就是別往自己的身上套,那就要鬧笑話了。

扯的有點遠,再說回劉表吧,天道酬勤,傍著何進這個大樹,爬的很快,沒有多久就成為了北軍中侯,名聲在外了。

誰說福無雙至呢?趕巧當時的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幹掉了,這個肥缺不能空著啊,朝廷翻了翻履歷,劉表的資歷和血統都達標了,於是,成為新一任荊州父母官的不二人選。

不要以為朝廷就是昏庸的,中央就是不作為的,把劉表出任荊州刺史,劉虞前往幽州,劉焉盤踞四川,就可以看到,這是在儘量避免地方軍政大權落入外姓軍閥手中啊,只是可惜,大漢王朝的國運已經到頭了,即使是這幫姓劉的也都是懷有二心,別看臨走的時候胸脯拍的砰砰響,到了地方以後,樂此不疲的幹著擴充自己軍隊的勾當,然後就是坐山觀虎鬥,等著黃雀在後的機會——不過即使是明白這個,也是無能為力,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但是,別以為到了地方成為土皇帝就是好事,劉表所要前往的荊州此時還不是日後自己治下的歌舞昇平的景象,是什麼光景呢?。“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

局勢可以說是一片混亂,不過劉表表現的算是很牛氣,“單騎入宜城”,雖說有點冒險,但還是起到了給人下馬威的效果,所以,看上去再窩囊的人,也是有牛比的光榮事蹟的,不要太瞧不起人。

第一步棋走對了,不代表以後就會一帆風順,地頭蛇們不會就這麼被嚇到,劉表接下來的實質性策略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從短期目標來看,劉表是成功的,不過長遠來看,這一招卻有點雙刃劍的味道,只是此時的劉表和漢中央一樣,並沒有別的選擇了。

17—03:劉景升的那些事(3)

劉表的這一招是什麼呢?很簡單,“以夷制夷”,就是扶持當地有名望的大族為自己撐腰,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到時候平分天下——先平分荊州的天下,只要保證我劉表坐穩太守的寶座,你們的好處是大大的。

這一招沒有多少稀奇,後來西晉滅亡,王室流竄江東,建立東晉靠的就是當地的名望大族王敦王導兄弟,小朝廷起來了,王氏兄弟也主導了大權,以至於一時間說不清是姓司馬還是王了。

日後劉表就要遭到這種心理折磨,不過別無他法,迅速鞏固在荊州的寶座才是首要目的。

於是,他就抱著很虔誠的態度去請教當地的牛比人士蒯良、蒯越。

不過這兩兄弟給劉表的意見卻是截然相反,蒯良認為“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認為“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

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大家,尤其是那些土匪都被自己的仁義威名嚇倒——其實這些只能嚇嚇老百姓而已,一旦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