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李文忠的母親,是先帝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李文忠跟朱標、朱棣等人都是親表兄弟,而他的兒子,跟朱允炆、朱高熾,自然也是表兄弟——雖然表得有點遠了,但都還算是沒出五服的親戚。李景隆見到朱棣,也是要叫一聲皇表叔的。
李文忠十幾歲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打天下, 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深得朱元璋喜愛,被封為曹國公,死後更是追封為歧陽王。而作為長子的李景隆在父親死後名正言順的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接替他掌管左軍都督府的軍事,而且受命在湖廣、陝西、河南各地練兵。在他這個年紀,也的確算得上是年少有成,風光無限。
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家世背景,和輕而易舉擔當重職的經歷,讓他如同一隻螃蟹,從來都是橫著走路,鼻孔裡看人,所以滿朝文武對他的評價並不好。
對於百官的評價,朱允炆多多少少有些風聞,所以當黃子澄說起他的時候,朱允炆的眉頭直接就皺了起來:“朕怎麼聽說這個曹國公品行不怎麼好?”
黃子澄一聽,忙上前一步答道:“皇上,咱們這是選將打仗,又不是考狀元,能打勝仗那才是最重要的。再說了,古往今來的名臣大將,大多都有些恃才傲物。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李景隆的父親可是當年先皇打天下時最為倚重的大將李文忠,這父親的謀略他就算不能全部繼承,至少也能繼承一半吧?而且目前滿朝文武之中,就屬他最年輕有為,這些年掌管左軍都督府的軍事,也沒出過什麼紕漏。真定之戰會失利,就是因為耿老爺子年紀大了,作戰保守,不敢迎敵。但李景隆不同,他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有膽識,有魄力,派他出徵,定能水到渠成,大勝而歸。”
一席話說下來,朱允炆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目光不由自主又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齊泰,想知道他有沒有什麼不同意見。
齊泰見他看向自己,忙躬身行禮道:“皇上,太傅大人的話有道理。微臣也認為,派李景隆出征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實齊泰想說的是,他剛才一直沒有出聲,把滿朝文武都篩了個遍,實在找不出有更好的人選了。因為,有能力跟朱棣抗衡的大將都已經被朱元璋殺得乾乾淨淨,實在是一將難求。像耿炳文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都敗走麥城,或許換個血氣方剛的年輕將領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畢竟,新皇當政,也需要一些新鮮的血液來增加朝廷的活力。
而九泉之下的朱元璋,當初一心想要殺掉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交給孫子一個好管理的朝廷,讓他做個太平皇帝。可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初的做法會將孫子推向一個無人可用的絕境。
於是,在齊黃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朱允炆也對李景隆充滿了信心,大手一揮,又給了他三十萬大軍,並且允許他接受耿炳文的軍隊。
用黃子澄的話說就是:“我就不信十個打一個,還打不贏。”
我真的很不能理解,為什麼黃子澄那書呆子會那麼堅持人多就會勝利?
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派李景隆去討伐朱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家跟朱棣有著血海深仇。人的心一旦被仇恨點燃,那將是足以毀天滅地的力量。
說起來李景隆跟朱棣的深仇,還要從七年前震動朝野的馬場案說起。
當年因為朱高熾無意間發現了應天城外的獵馬場,然後牽扯出馬場的幕後老闆竟然是李景隆的親弟弟李景琛。他利用職務之便,買通各階官員,用中原普通馬匹換掉了北蒙進貢的戰馬,以獵馬賽馬之名牟取暴利。那場案件牽扯官員甚多,而李景隆作為李景琛的親哥哥,不可能對馬場之事毫不之情。
所以朱元璋得知此事,大為震怒,下令將李家一門下獄候審。後來還是李景隆的祖母,也就是朱元璋的長姐拖著一把老骨頭,跪在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