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子蠶,就是你說的那個來戎的聚落嗎?&rdo;虞蘇在路途上聽子蠶講述過,有一些來戎搬到緡國腹地定居,不放牧,以種田為生。

&ldo;就是他們!&rdo;子蠶很高興虞蘇對她說的事情感興趣,而且記得牢。

子蠶是子水舟的女兒,年紀和虞蘇差不多。別看她是女子,個頭比男子還高,她腰間挎刀,相當英武。她的同族子弟不合群,卻似乎很喜歡虞蘇。

姒昊執矛站在後頭,見子蠶帶虞蘇往前走,走到一處麥田。對於麥,姒昊聽聞過,不曾親眼見,它是西來之物,不想在緡地也有種植。

這些綠色的小矮禾,和粟稻長得都不像。令姒昊深特別感興趣的是,它已抽穗結出果實,此時離秋日還很漫長。

隊伍停在路邊休息,姒昊指著麥子,請教子水舟:&ldo;此物幾時收穫?&rdo;子水舟抽來一根麥穗,將它遞向姒昊,穗實沉甸下垂。姒昊接過,聽得子水舟笑語:&ldo;這叫來,秋播夏收,過些時日,等它變黃就可以收割了。&rdo;

拈著麥穗,姒昊心中感到一份喜意。穀物多是秋收,不想也有夏收的穀物。

&ldo;我也曾好奇帶著它歸故鄉,不想結出的穗子還不如狗尾巴草。&rdo;子水舟猜測到姒昊的想法,他不過是善意提醒,只有來戎才擅長去種植它們。

眾人歇歇腳就又上路,他們離來戎聚落相當近了,再忍一忍就能有個舒適的住所。他們飢腸轆轆,雙腿發酸,牽著馬,背著行囊,朝炊火燃起的地方前進。

虞蘇路途上見過幾次戎人,這次還沒走到聚居地的入口,就遇著一群來戎的小孩兒。五六個小孩,有男有女,對外來者相當好奇。

子水舟讓姒昊和虞蘇留在外頭,說是往時過來沒他們兩人,他先去請示下戎首。子氏們消失在土牆後,虞蘇和姒昊留在土牆外。孩子們過來觀看他們的白馬,對大白很感興趣,大黑不客氣,他們接近行囊,直接吠叫。孩子們嘰裡咕嚕說著話語,他們見大黑很兇,姒昊執矛挎弓威武,便都無趣散開。

子蠶從矮牆後出來,她身邊跟隨著一位來戎男子,子蠶向姒昊和虞蘇招手。看來戎首允許他們進入聚落過夜,姒昊牽馬,虞蘇帶大黑,兩人穿過土門。

來戎這處聚落,大約有居民二三十戶,百餘口人。聚落以夯土牆圍起,圍成圓型,頗具特色。見著聚落有土牆,還有四周有山林環抱,姒昊想當地應該有不少野獸。

姒昊和虞蘇都不懂戎語,子蠶熱情幫忙,跟在他們身邊幫他們做交易。用彩陶珠換得穀物,換來的穀物,正是麥粒。虞蘇問子蠶怎麼烹煮,子蠶說可以磨成粉,做麵食,也可以不磨粉,直接蒸食。

夜晚,戎首安置給商隊入宿的地方,是一間存放穀物的倉房。倉房不大,住六人剛好。姒昊和虞蘇不介意,兩人在倉房後面的一處空地歇息。

兩人住的地方,在聚落的邊沿地帶,土牆的角落,四周寂靜。

虞蘇在火堆前蒸麥飯,他看著火,時而去掀陶甑的蓋子,不知曉幾時才能熟。姒昊人在土牆之後,那兒有一條溪可以洗澡。一人高的土牆,姒昊輕鬆躍過,暢通無阻。

虞蘇弄小火,讓麥飯慢慢蒸,他執著火把離開。他朝土牆外探看,見到月光下的姒昊,他洗好澡,正在溪畔穿衣。圓月皚潔,月光照在他強健的身體上,他似有覺察,仰頭向上一看。虞蘇嘴角露出笑容,把手裡的火把輕輕揮了揮。

姒昊穿上衣物,執著長矛,蹚過溪水,來到土牆根下。虞蘇為他照明,見他敏捷地攀爬土牆,輕輕鬆鬆翻越。他的身手矯健,像豹子一般,讓人驚嘆。

虞蘇本來為他擔心,見他安然站在自己跟前,他高興地執住他的手,將他拉到火堆旁。姒昊坐著烤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