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這些作坊較遠的地方,有一處矮坡,地勢適合營建房子,只是空曠無人煙,森林在後頭蔓延,不知通往何處。

姒昊和虞蘇在林地裡走上一圈,沒看到合適安家的地方。他們覺得最好在時市附近住下,方便結識商隊,打探訊息。

他們心裡不急,想著可以花費兩三日時間,將桑城四周都走一走,再挑選一個最佳的位置。

兩人出林地,朝馬車走去,見一位胥吏打扮的人,正在盤問老奴和小奴。姒昊和虞蘇趕過去,跟胥吏說這是他們的奴人,他們從緡邑前來。

&ldo;這都散市了才來,你們到這裡是要做什麼?&rdo;胥吏五短粗壯,說話時神情兇悍。他穿著一條皺得像菜乾的短袍,腰間還佩著一把戎刀。他是位管理市場的小吏。

&ldo;我們第一次前來販陶,不想在路途上耽誤時日。&rdo;虞蘇將馬兒馱的半筐彩陶器呈現,恭敬地和胥吏交談。

胥吏朝竹筐走去,從筐中拿起一隻彩陶杯,他瞅眼上面的顏色和紋飾,又去掃視虞蘇和姒昊,他說:&ldo;你們是虞人?&rdo;虞人的彩陶器不難辨認,器形和紋飾都有差異。

&ldo;我們是虞人,跟隨子水舟的商隊從虞地進來。&rdo;姒昊回答。

&ldo;子水舟呢?&rdo;胥吏看來聽聞過子水舟的名字,他抬了下眉頭。

&ldo;他在緡邑販絲,不前來桑城。&rdo;姒昊想子族的商隊領隊,果然都是出名人物。

&ldo;秋市還得好幾個月,你們來得不是時候,昨日最後一支商隊離開。&rdo;胥吏看來已經相信他們的話語,像他們這種小商隊,因路途不熟,難免錯過趕集的時間。

&ldo;我們打算在這裡等秋市,還請多關照。&rdo;虞蘇向胥吏行了下禮,他溫雅親和,很得人喜歡。

&ldo;近來不少流亡來的戎人,在林地裡遊逛,留心別被劫了。你們要居住的話,可以去住奚裡。&rdo;胥吏將陶杯放回竹筐,手指一處地方,是在城南一帶的小聚落。沒想到他模樣兇悍,人倒是還不錯。

虞蘇再次行禮,他從竹筐中取出一對彩陶杯,遞給胥吏,笑道:&ldo;多虧你告知,這對陶杯請收下。&rdo;胥吏毫不客氣,自若接過,他把兩隻陶杯兜懷裡,竟就悠然離去。

目送胥吏遠去,虞蘇收回目光,去看姒昊,見他也看著自己,正一臉笑意。虞蘇被看得不好意思,低聲說:&ldo;我們去奚裡看看。&rdo;姒昊攬虞蘇肩,低笑說:&ldo;好。&rdo;

奚裡是一處熱鬧的小聚落,住著十多戶人家。家家院中都有桑樹,大部分人以養蠶,繅絲為生。這裡的居民見姒昊和虞蘇過來,還以為是來販絲的虞人,相當熱情。

虞蘇跟他們說明自己是來賣陶的,並展示他那半筐彩陶器。不知是否因虞蘇親和,還是正好居民喜歡虞陶,虞蘇順便在這裡用陶器換得一些米糧。

抵達桑城的第一個夜晚,姒昊和虞蘇在奚裡入住,借宿在民家。第二日,虞蘇給予兩位奴僕回城的米糧和財資,將他們遣回緡邑。

小奴離開前,趴在大白背上,依依不捨。老奴坐在馬車上瞅他,不理會他,策馬前進。聽得馬車啟動的聲音,小奴連忙放開大白,追上馬車。他手腳敏捷,翻身上車,笑嘻嘻地坐在馬車上。

姒昊和虞蘇送馬車離去,兩人的手握在一起,他們清楚,現而今,只剩他們兩人。他們身處在遠離緡邑的桑城,這裡沒有一位親友。

送走兩位奴人,姒昊帶著虞蘇再次到時市附近走動,在林中見到幾位遊蕩的戎人,在林中,也發現他們用樹枝搭建的簡陋木屋。

來戎的故鄉來塬正在遭受晉夷的攻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