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騎士隊的狀態其實不錯,在來訪洛杉磯之前,他們取得了7連勝,常規賽在東部的排名超越籃網和熱火來到了第一的位置。

不管球隊在架構、配置上如何老化,詹姆斯+歐文這對當打之年的明星組合,在整個東部是沒有匹配的敵手的。

熱火號稱三巨頭,可是韋德今年狀態下滑比較嚴重,傷病侵蝕了他的膝蓋,三十二歲的他已不再是閃電俠,場均得分下滑到了18分,熱火的進攻重心從外線轉移到了內線,波什成為了熱火的頭號得分手。

這可以說是逆潮流而動,雖然他們內線有德懷特霍華德,可霍華德的進攻完全不足以支撐一套高效的進攻體系。

外線雷阿倫、劉易斯也都面臨著嚴重的退化,內特-羅賓遜這樣的小土豆做替補很管用,可是防守真的不太行,身高確實差了不少。

斯波甚至要專門為他設計一些戰術和套路,發揮他外線火力的優勢,同時掩蓋他防守上的弱點。

這一方面說明小土豆內特-羅賓遜還是有一定實力和潛力的,另一方面說明熱火外線確實火力不足。

另外一支老將球隊籃網狀態不錯,科比打出了精彩的常規賽表現,並一度在vp排行榜上名列前三。

不過到了賽季中期,科比開始受一些傷病困擾,出勤率下降。

連同皮爾斯、加內特等老將輪番因為傷病休息,其實是為了季後賽積攢力量。

對籃網來說,常規賽能進入上半區就夠了,沒必要爭取太好的戰績,消耗掉這些老將寶貴的健康。

況且東部排名競爭並不激烈,給了籃網老將們足夠的休息空間。

在交易截止日之前,籃網隊完成了一筆重要的交易,他們送走了老將傑森-特里,從費城76人換來了榜眼小前鋒埃文-特納。

自從上次籃網聽從閔聰達意見,想辦法得到拉蘇-巴特勒後,賈森-基德發現,一個高大、全能的小前鋒在當下聯盟是多麼重要。

過去內線巨人橫行,四號位全是超級大前鋒的時候,不三不四的小前鋒在場上簡直就是雞肋。

打內線打不過,打外線速度慢,純粹四六不靠。

可是當下巨人們的枷鎖越來越多,技術水平越發下滑。

奧尼爾、鄧肯老去,霍華德也無法發出什麼強音,聯盟已經不是恐龍的天下了。

恐龍一旦滅絕,蓬勃興旺起來的就是那些曾經被認為矮小,但適應能力更強的哺乳動物。

這些不三不四的小前鋒就是矮小,適應能力更強的哺乳動物,往外他們能跟上火力兇猛、靈活的後衛,往裡他們也能頂一頂中鋒、大前鋒的位置,在進攻中更是能裡能外,可以投三分也可以強衝籃下。

曾經的缺點,隨著環境、戰術、規則的變化,都變成了優點。

籃網這筆交易完成後,被認為是特意針對勒布朗-詹姆斯和克利夫蘭騎士的。

他們在鋒線上囤積實力,為的就是季後賽遏制勒布朗,朝著總決賽發起衝擊。

但即便如此,賽季打到中後期,騎士隊的陣容戰鬥力在東部依舊是獨樹一幟。

熱火隊頭重腳輕,籃網隊垂垂老矣,公牛出師未捷身先死,步行者崛起但又好像沒完全崛起。

但這種優越感在遭遇快船後就消失的一乾二淨無影無蹤,騎士隊在客場和快船鏖戰四節,前三節竭盡全力咬住比分,結果到了第四節,快船突然一波進攻衝擊波,單節35:25,洪流一般將騎士隊帶走。

第四節打完的時候,詹姆斯才意識到,快船前三節根本沒有發力,打著玩呢,試驗戰術呢。

騎士試圖將快船拖入泥潭的戰術完全失效,快船利用巧妙的錯位進攻配合,在慢節奏的陣地戰中依舊擁有極高的進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