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顯,是有人提前通風報信,對方安排了殺局,饒是洞燭衛驍勇,被人算計了,同樣也是案板上的一塊肉,任人宰割。
安排這件事的,是副都統尉遲邕大人,知道這件事的,也只有洞燭司內的自己人。
而另外派去天佛門臥底的內衛突然身死魂滅,那必然是被天佛門知曉了身份,惹來殺身之禍。
可問題是,天佛門怎麼會知道這等隱秘之事?
臥底奸細這種機密的事情,哪怕是在洞燭司內部,知曉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但還是洩密了。
綜合兩件事,內奸之事,已是板上釘釘。
文冊中,有可能知曉這兩件事的人員,已經都列在上面,包括履歷,因為人數超過三十之數,想要從中找到內奸,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再難的事情,也是有頭緒可尋的,楚弦沒有被這棘手的差事嚇到,而是立刻就開始了篩選。
他不需要紙筆,甚至不需要比對文冊的內容,有神海書庫就是有這一點好處,再複雜的東西,都可在神海當中一一呈現,包括諸多細節,比對篩選更是易如反掌,單從這一點來說,楚弦一個人,就抵得上十人之智,而且線索越多越複雜,對於楚弦來說,也越能展現出神海書庫的作用。
實際上,文冊裡那三十多個人,都已經是經過洞燭司內部篩選排查,有機會能接觸到機密訊息的人。
楚弦花了兩天時間,將這三十多個人進行了再次篩選,列出了三類人員,第一類,嫌疑最大的,後面兩類,逐類減少嫌疑,實際上,被列為第三類的嫌疑人,幾乎不太可能是內奸。
第183章 這五個人嫌疑最大
如何將三十多個嫌疑人分類,這裡面有很多考量和對比,要做這種事情,怕是十幾個人,得花費數天時間來查閱每一個人的履歷,包括入洞燭司的時間,包括職位和官位,個人的能力評價,甚至包括年齡、修為、性別,還有執行任務時的紀錄,當然,楚弦沒有見過真人,所有的依據,都來源於這些文冊。
好在聖朝對官吏的履曆紀錄要求極高,可以說事無巨細,都要記錄在冊,無論功過,洞燭司這種地方,那就更是如此,正因為如此,楚弦才能僅憑藉文冊,就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當然,楚弦很清楚,自己列出的這個分類名單並不就一定是正確的,不過作為初步判斷,名單是一定要列出來的,這是方向,有了方向,就可以行動,或許是錯的,但總比裹足不前要強。
楚弦在屋子裡待了足足兩天,這才走出來。
現在,他已經是正式供職洞燭司,而直到這件事的人,極少,就像是定海縣的人,是不知道的,哪怕是崔煥之,也不知道現在楚弦的情況,只有少數的官員知道。
杜山知道。
因為他是吏部官員,而且是這一次吏部專門派來處理洞燭司新入官員的人,所以他知道不足為奇,而當他知道,那九個人裡,楚弦居然是最後的獲勝者,這讓杜山直接愣在當場。
他簡直不敢置信。
要知道,和那楚弦競爭的另外八個人,隨便一個,其履歷,其資歷,都要超過楚弦,為什麼,楚弦最後會脫穎而出?
楚弦究竟何德何能?
更何況,杜山記得,當時那楚弦是被自己擺了一道,跳進了自己挖的坑裡,當時楚弦是什麼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沒有任何關於選拔測試的線索,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競爭得過其他八個人?
杜山想不通。
他更惱火,文冊上那楚弦的名字,對他來說,更像是一種嘲諷,他在想,還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弄這楚弦一下?但可惜,即便他是吏部司郎中,在這種時候,也無計可施。
尤其是涉及洞燭司的官員,那更是馬虎不得,楚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