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算是特例。
其他的推官,都是七品,甚至是八品,六品那就是主官之職。
楚弦為什麼能得到這六品推官的官職?
那是因為孔謙讓了位子。
為此,孔謙是親自去找刑部尚書說了這件事,他更是自願將官職調整為副職,給楚弦讓位,甚至當時孔謙都願意自降品級,說就算是七品推官,他也願意來做,只要能給楚弦讓出六品推官的位置。
這些,楚弦實際上都不知道的。
孔謙見了出現也沒提及,只是和楚弦暢談了大半個上午,說的都是他的肺腑之言。
「楚弦,你有斷案查兇的天賦,既是天賦,就不要浪費,更不能荒廢,你能來提刑司,我很高興,也很欣慰,不管怎麼說,我年紀大了,有些時候是力不從心,我只希望你能沉下心來,好好在提刑司待下去,為天下不公之案,冤死之魂,討公道,維護聖朝律法的神聖。」
這話,楚弦受用,對孔謙,楚弦一向是敬重。
後來孔謙又說:「我知道,你這小子志向遠大,但眼下提刑司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的要求不高,你能在定海縣做了一年縣丞,在南疆春江城做了三年編撰,府令也做了兩年,提刑司,你怎麼也得待三年,三年以後,你飛黃騰達,但要給提刑司留下一些東西,提拔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員出來。」
這是對楚弦寄予厚望。
楚弦點了點頭,不過這件事,他還真不知道能不能辦成,如果沒有外部影響,他在提刑司三年,應該不成問題,可楊克那邊正在上躥下跳想法子給自己調走。
想到這裡,楚弦看了看孔謙,然後心中一動,將這個難處道出。
孔謙別看是六品推官,但對方那是老資格,而且三十多年,拒絕了很多次升官的機會,斷案何止百件?聖朝上下,都是敬佩,很多孔謙曾經提拔上來的官員,官職都超過了他,做長史的,做刺史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說起來,孔謙在朝裡的人脈,那也是相當廣博,真的要做什麼事,說一句話,就會有人響應,絕對不可小覷。
所以將這難處說出來,說不定能有奇效。
孔謙一聽經過,直接是大罵楊真卿不是東西。
楚弦聽的是頭皮發麻,暗道孔謙的確是火爆脾氣,而且耿直,楊真卿那可是一品太師,道仙之尊,孔謙居然都敢罵。
「怎麼不能罵?太宗聖祖都說過,官行不規者,可罵之,警醒其心,不能因為楊真卿官位高,修為高,就見他犯錯,不敢言語,那有違官律。」孔謙氣勢很足,更是正氣加身,這一刻,更是讓楚弦肅然起敬。
「楊真卿太溺愛他這孫子了,就說男女之事,那講究的是兩情相悅,怎能仗著勢力胡來?這件事,楚弦你便是不說,我也要管管,天唐聖朝不是楊家的,不是他楊克說想調誰,就調誰。」孔謙這時候怒氣未消:「這件事,我會去過問,不過楚弦,你也要和崔煥之說說,他現在是在吏部任職,剛好管著官員升遷調令之事,而且崔煥之還有中書大人撐腰,楊家未必能如意。」
楚弦急忙謝過孔謙,心中敬佩的同時,也滿是感激,他和孔謙非親非故,人家能如此推心置腹幫你,那如果不幫忙培養一些推官出來,就是楚弦的不懂事了。
雖說提刑司推官不好升遷,但對現在的楚弦來說,和他剛入仕途的時候已經不同,當年楚弦是個新人,如果直接入了提刑司,很難崛起,但現在,楚玄已經完全不同。
他已經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積累出其他官員難以相提並論的資本。
邊疆主管縣地的經驗,洞燭司任職的經驗,編撰傳世之作,主管城府,光是這些,就是其他六品官員無法企及的。
所以這次去提刑司,和之前就完全不同,將來楚弦要調出來,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