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大師發現氣氛有些不對,當下也是暗道不對,這時候他聽到旁邊蘇大師小聲說了一句:「自省論!」
瞬間,曹大師茅塞頓開。
這天下文人,誰沒讀過《江山河志》,誰沒讀過《自省論》,前面倒還好,後面自省論,那是被多少大師,多少文人都奉為經典的驚世之作,文人傲骨,最喜歡就是這種文章,據說有的老學究,每天大早起來頭一件事,那就是起床,然後閉著眼,搖頭晃腦,背誦《自省論》,彷彿讀一次,就可以洗滌身心,壯大神魂。
自然,這兩篇傳世之作的著作者,也是眾多文人欽佩和尊敬的物件,更不用說,人家是文聖院封的文人表率。
天下文人之表率,這名頭,可比什麼京州五聖要響亮得多。
就是因為知道這個,所以三位大師才會如此拘謹,如此的小心翼翼,在文人這個圈子裡,他們算是混的好的,可和人家楚弦比起來,就差遠了,如果說,讓其他文人知道他們在楚弦面前擺譜兒,裝大頭蒼蠅,肯定會被天下文人口誅筆伐,罵你個生活不能自理都是輕的。
更何況,三位大師本來就對楚弦帶有恭敬之心,畢竟楚弦兩篇著作,他們看的是如痴如醉,而且楚弦書寫兩篇著作的文體,也是他們平日裡臨摹的物件。
所以看到楚弦這個名字,他們的反應,比其他人要更大,這就不奇怪了。
這時候,戴大師看向楚弦,上前拱手道:「敢問可是楚弦,楚大人。」
這話問的很有水平,戴大師這是要確認對方身份,畢竟,叫做楚弦的,或許還有其他人,同名同姓的事情也有發生,但這聖朝之內,叫做楚弦的,還是人官的,那就只有寫出江山河志與自省論的楚弦,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那麼只要確認了這一點,就可以確認這個楚弦,就是他們想的那個楚弦。
見到楚弦點頭,三個大師再不疑他,當下是紛紛上前行禮,雖然看年紀,個個都要比楚弦大,可態度,卻是一個比一個謙虛。
「楚大人的兩篇傳世著作,我已經讀過數遍,一個開拓視野,長見識,寬心胸,一個警醒世人,醍醐灌頂,今日有幸見到楚大人,是我等三生有幸。」戴大師很是謙恭,旁邊蘇大師和曹大師也一樣。
這一下,周圍還不明所以的人都是傻眼了,畢竟他們當中不都是文人,也有商人和富賈,還有一些富家子弟,平日裡都是做生意,花天酒地,哪裡知道楚弦是誰。
但知道楚弦的,都是恭恭敬敬,不光人家是文人表率,還因為,人家是六品人官,訊息更靈通的,還知道這位楚大人,剛剛偵破一起十年前的懸案,這份聲望,又哪裡是幾個書法家所能相提並論的,所以戴大師等人如此謙卑,也就是正常反應了。
這時候王燕蟬也反應過來了。
因為他已經知道楚弦是誰了。
旁邊王燕蟬的護衛更是目瞪口呆,隨後就是苦笑,他可是知道,平日裡自家小姐在家沒事幹,就喜歡讀書,最近讀的最多的就是江山河志。
在小姐嘴裡,那江山河志堪稱神作,可就是剛才,小姐還將江山河志作者的字貶的一無是處,這臉打的,就是護衛都不忍心看了。
王燕蟬此刻瞪大眼睛,心裡亂糟糟。
楚弦,這個名字怪不得耳熟,原來是江山河志的作者,那個文人表率,聖朝目前崛起最年輕的人官。
只是,怎麼會是他?
顯然,王燕蟬並不知道李紫菀和楚弦之前的關係,眼下看三位書法大師對楚弦的態度,這還用得著比嗎?
楚弦的字,那的確是相當好,光是字本身,絲毫不比戴大師的字差,只能說是各有特色,之前覺得對方只差了名氣。
可現在,知道對方是那個文人表率,那個寫出《江山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