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哪裡的?” 李航抬頭疑惑地看著外面。 “好像是跨洋電報,美國來的。” 美國來的? 難道是陳露? 此時成都是可以收發國際電報的。 1936年,鑑於國際國內形勢的需要,國民政府交通部指令將洛陽國際支臺裝置運至成都,興建國際電臺成都支臺。 1937年,指令將上海國際電臺搶拆轉移的裝置運抵成都充實成都支臺。1938年1月3日,上海國際電臺工程技術人員全部內遷到成都。 然後以成都為中心計劃開通直通倫敦、柏林、日內瓦、莫斯科、舊金山、萬隆、西貢和中國香港的無線電報電路。 當然,成都國際電臺尚未全部建成,不過是可以收發到美國的無線電報。 “所長,我先去看看電報。” “你去吧。” 在李航出門後,就有人好奇地看著其離去的背影,“所長,這李航在國外也有關係?” 跨洋電報可不便宜,這直接從美國發來的電報,更是財力的象徵。 “他本來就是華僑。而且他那個小女友也在美國,或許是年輕人之間的私密事吧。好了,先把圖紙的事情搞定,能不能造出我們自己的戰機,可就看我們了。” 王竹其實有些著急,因為他在國內待的時間不會太多,不久後怕是又要去蘇聯談關於貸款買軍火的事。 不管是老周,還是老黃,都同意從蘇聯貸款中勻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發動機。若是國府不同意,直接以備用發動機的名義加入到援助清單中。 老周是想繞開宋家兄妹加強對空軍的控制,老黃是想發展空軍,雖然兩人的初衷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的。 加上蘇聯援華物資一事,宋家兄妹插不了手,是老黃負責空軍方面的談判,自然有很大的便利。 當李航拿到電報內容,頓時露出激動地笑容。 汽油打火機的專利已經申請下來了,正在聯絡紐約附近的工廠生產樣品,預計很快就能搞定。 不要小瞧這個時候老美的工業能力,就像不要懷疑21世紀中國的工業能力一樣。 氣體打火機雖然新穎,但那些技術並不是不能實現。 打火機只是開始,主要是靠這個賺取第一桶金。 要是錢不夠,還可以多來幾個賺錢的小發明。 畢竟無論是把那些油田給勘探出來,還是其它賺錢的路子,都需要不少的啟動資金。 有了錢,後面就有辦法了。 美國這社會,有錢就是大爺。 到時候實力雄厚了,什麼先進武器不賣給中國?那都是錢不到位的原因。 就算是不去買先進的武器,去買一些機器裝置或者先進的發動機這些,都能對空軍的發展提供不小的幫助。 除了正事外,陳露也在電報裡表達了相思之情。 李航想了想,等晚上回去想想該怎麼回。 不過電報裡不能說機密的內容,後者還是用信要好一些。 信雖然要慢一些,但隱秘性要好,只是很慢。 這個時候的航空運輸還是有些差勁,做不到橫跨太平洋,也沒有這樣的直通航線。 李航一回到屋裡,眾人就開始起鬨。 除了王助年齡較大之外,飛機組其他人的年齡都在三十歲以下,大部分都是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也有的是學校老師,平均年齡不到三十。 搞研究的工作也就枯燥,如今有樂子,大家自然要起鬨一下,緩解一下壓力。 眾人的幹勁還是挺足,爭取在李航那草圖的基礎上儘快完成設計,誰都想看到一架可以媲美歐美的單翼戰機誕生。 沒幾天,一則訊息的傳來,讓眾人激動地直接放下了研究工作。 “臺兒莊大捷!臺兒莊大捷!” 可以想象,在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相繼失利的情況下,徐州會戰中取得了臺兒莊大捷給國人帶來的影響。 其它城市不知道,但是成都這邊不少人都激動地上街慶祝,連研究所也不例外。 “為慶祝臺兒莊大捷,今晚研究所聚餐,我請客!” 連王助也都被這個訊息給弄得激動地不行,沉寂多年的心也燃起了熱血。 。。。。。。 “父親,真的要賣嗎?” 武漢,陳公館。 陳榮拿著幾封轉讓協議放在父親面前,可想到那些都是陳家在武漢附近置辦多年的不動產,也有些拿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