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鄭中隊長,你們怎麼在這裡?” 就在李航二人在那裡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周志凱過來打破了這安靜氣氛。 “我和鄭中隊長在商議一些事情。”李航強打起笑容解釋,“志凱,你過來幹什麼?” “聽說成都的街上有學生在遊行抗議日軍的暴行。。。” 沒等周志凱說完,李航就打斷對方,“那些學生怎麼做,是他們的事,你們都好好地待在基地。有空去遊行,不如好好訓練,在戰場上多擊落幾架鬼子飛機。” “是!” 見心中所想被揭穿並且不被允許,周志凱有些失落。 周志凱走後,李航看向鄭紹愚,“老鄭,這件事爛在肚子裡,就當作不知道。也不要去查,對抗戰大局沒什麼好處的。” 說完,李航便轉身走了。 鄭紹愚看著離去的李航,整個人神色茫然,想到剛才的一番對話,他心裡也很糾結。 等他過了幾分鐘,他才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李航對國府的態度好像並不是多好。 發現這點後,鄭紹愚就變得驚訝起來。 李航心不在國軍這邊? 想到這種可能,鄭紹愚心裡就忍不住一直想。 但黃河決堤後的慘景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雖然他沒有親眼見到,但那麼大一條河決堤,可不是小事。 各種想法在他的腦海中交替出現,也讓他頭疼不已,最終還是放棄亂想,先回宿舍休息休息再說。 接下來幾天,李航也沒心思訓練手下的飛行員,就把事情甩給了鄭紹愚和周志凱,他則是一門心思撲到了航空研究所。 “朱組長,這一個月才組裝好一架教練機?這也太慢了吧?” 李航來到研究所旁邊的飛機制造廠,看著只有一架完整的研教1型教練機停在車間裡,頓時就有些無語。 因為考慮到方便,飛機制造廠就設立在研究所旁邊,同時研究所還有條跑道,可以方便飛機的試飛。 這個跑道其實有些潦草,但能用就行,後面有錢再休整、擴建就是。 而飛機制造廠的裝置都是從海軍飛機制造處硬生生搶來的,東拼西湊有著三十臺機床,目前工人只有四百多人。 勉強把臺子搭了起來,就是效率不行。 這些工人大多都是航空委員會下轄的一處修理廠和海軍馬尾飛機制造處的,又在本地招收了一些工人。 主要是機床裝置和熟練工人的問題,限制了飛機廠的生產能力。 要是說維修,他們自然沒什麼問題,可自造飛機,還是差了點。 而成都這邊,一般不存在維修飛機。 就算是前線的飛機出現了損壞,一般也是就地維修,不會送到成都來。 作為代理所長的朱林見李航挑刺,也很無奈,“李大隊長,我也想加快進度。可層板廠製造的層板,不僅這個飛機廠要,就連其它幾個飛機廠也要,維修伊15和伊16都需要層板。 就目前建造教練機這些層板,都還是我強行留了一部分,不然飛機廠就只能看著。” “層板廠的產量不行嗎?”李航問道。 “產量倒是還可以,但需要的地方太多,而目前的產量就有些無法滿足。而且成都本地缺少樺木這些,想要樺木只能去西康省天全縣那邊的林場去採伐,這麼長的路程,每個月能運回多少木材?”說到這事,朱林就頭大。 他是器材組的組長,之前還高興攻克了層板的技術,但現在卻被原材料限制住了。 你要是隻製造幾架教練機,成都附近的樺木就夠用了。 可還要用來維修前線那數十、上百架飛機,成都的樺木就有些不夠看。 “不能就地加工,然後把薄木片運回成都加工嗎?這比直接運送原木要方便很多。”李航提了一個辦法。 “我們也想過,但需要行動式的刨木機,但需要時間去設計。而且在西康的深山曠野,既無電力供應,又不能用汽油發電,生產所需的動力也是個問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計可以用木炭作為驅動發動機的刨木機。 這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朱林也很無奈。 成都航空研究所初創,所長和副所長都跑蘇聯去商議援助的事情沒回來,朱林一個人也解決不了這麼多事。 “行動式的刨木機嗎?我倒是可以想辦法,甚至是一些機床裝置